第1584章 王美兰:妇女主任?我不稀罕!(1/2)
王美兰在西山屯的招工进行的很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盖木头棚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西山屯人不少连木刻楞都会盖,盖棚子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况且这项工程的监理是张援民,要不是时间赶,张援民自己都能搭这六十米长、十米宽的大棚子。
只不过这项工程,工期就一天,所以必须得多雇人。
为此王美兰拿出一百斤牛肉和八十斤野猪肉,来充当工资。这些人要选牛肉的话,一天就是三斤牛肉。要选野猪肉,那就给六斤野猪肉。
作为赵家商会的发言人,正处于青春期变声阶段的李如海,扯着沙哑的嗓子,将赵大奶奶的心意告诉给西山屯人。
王美兰不糊弄人,所以她让李如海明确地告诉大伙,那野猪肉是炮卵子肉。最近赶上永安春猎,集上野猪肉的价格一天比一天低。
算下来的话,六斤野猪肉的价格和三斤牛肉差不多。可西山屯人吵嚷着,都说他们要六斤野猪肉。他们不挑,只要是肉就行,越多越好。
王美兰也没办法,只能让他们排队登记,先登记的可以先挑。
八十斤的野猪肉,才能分给十几个人,没捞着的不禁有些失望。但三斤牛肉还四块多钱呢,盖一天棚子给四块钱,这是西山屯人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一口气就招好了四十个人,来晚的没抢到机会的,气得直跺脚。
这时,王美兰巴掌一挥,李宝玉、解臣抬出装气枪的木箱子。由赵金辉使撬棍,当着众人的面,将箱子撬开。
等王美兰把她气枪换飞龙的计划一说,西山屯人彻底沸腾了。
对山民来说,山财是没有本钱的,属于白得。至于说他们为此付出的辛苦,西山屯人并不在乎。他们年年跑山、出苦大力,也换不来几个钱呐。
如今,一个白得气枪的机会放在眼前,西山屯人怎能错过?于是他们又排起了长队,准备登记领气枪。
一看好几十人排队,王美兰忙再次派李如海出面,给西山屯人宣讲飞龙换气枪的具体细节。
有话得说到前头,王美兰要的飞龙有数。赵军结婚预计是四十桌席,王美兰五十桌来准备食材,每桌的飞龙炖蘑菇都需要四只飞龙,那就得准备二百只飞龙。
按二十飞龙换一棵气枪,那王美兰换飞龙的气枪是十棵。现在有五六十人排队,不可能他们打到多少飞龙,王美兰就都收多少啊。
听到李如海说出的时间限制,西山屯人一阵骚乱。这年头,飞龙和沙半鸡是都能成对卖钱的。飞龙的话,一公一母成对卖,有时候是三块,有时候是四块。
就按平均价三块五来算,二十只是十对,也就是三十五块钱。
赵家找保密厂订做的气枪价格,差不多就是这价。但赵家往出卖气枪,可就不是这价了。
所以在西山屯人眼中,赵家相当于是以七块钱一对的价格在收飞龙。
翻倍的价格,谁不想摊这好事啊?
一看现场闹成这样,有些慌乱王美兰忙看左右,找人分忧。
关键时刻,张援民挺身而出,提议让领气枪的人以物换枪。
谁领走气枪,就拿价值七十块钱的山货来换。可以是飞龙,也可以是黄叶子、灰皮。
飞龙就按七块钱一对的价格收,收够二百只就不要了。谁先打着,就送到赵家做登记。男人要上山没空,可以让女人、孩子送。
对于张援民的提议,西山屯人就没有不同意的。尤其是赵家商会一直收皮张,他们手里有了气枪,就可以进山打灰皮、打狐狸。这样一来常年都有收入了。
而赵军、王美兰也不觉得亏,他们收飞龙的价格是高了,但要的也急呀。
虽然发出去不少气枪,但这些人拿着气枪打灰皮、狐狸,不也是给商会增添利益嘛。
至于会不会有人拿了气枪不认账,赵军、王美兰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敢那么对赵组长的人,是以后不想跑山了吗?
所以,这是个皆大欢喜的事。
现在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赵军他们今天带来的气枪不够。
这也好办,带来的气枪先发给没登记搭棚子的。至于参与搭棚子的西山屯人,明天到永安屯领枪就行。
当邹云川和刘、王两个办事员,推着自行车从佟友丰家院子往出走的时候,邹云川对张兴隆、佟友丰做着最后的叮嘱。
“你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呀,是把全屯子人都聚一块堆儿,完了开个会,选出个屯长来。”说完这句话,邹云川追问二人道:“是不是?”
张兴隆、佟友丰眼睛齐齐放光,二人纷纷点头。他们忙活了好几个月,帮屯子人做了不少事,不就等这一天呢吗?
见二人点头,邹云川又道:“治保主任就屯长兼着,妇女主任、民调主任、民兵队长,这你们也都自己选。”
说到这里,邹云川突然话锋一转,道:“可记着我跟你们说的啊,干部一定得是全屯子人共同选出来的。大伙投票、举手,支持谁的人多,谁就上。”
民调主任是调解纠纷的,而邹云川刚说的四个职位再加上会计,就是屯委会的主要成员。
张兴隆、佟友丰纷纷应是,此时他们都觉得自己能毫无悬念的战胜对方。
“会计嘛……”这时邹云川有些迟疑,道:“要实在不行,乡里就先给你们派个人顶一阵子。”
永安这边说的会计带有些地方特色,财务的事全由他一个人负责,没有出纳啥的。
西山屯都没有认字的,上哪儿出会计去呀?所以,邹云川才说给他们派一个。
对于邹云川这话,张兴隆、佟友丰没有意见,而一旁的王、刘两个办事员,心中就有自己的小算计了。
虽然是屯子里的会计,可屯官也是端公家饭碗的。西山屯屯委会虽然刚成立,账面上一穷二白,但这也意味着工作轻松。他们家有些亲朋好友,是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务的。
“反正你们先给屯长啥的选出来。”这时,邹云川继续叮嘱张、佟二人,道:“完了等你们屯部盖起来的,乡里再跟上头汇报,找武装部给你批几棵枪……嗯?”
邹云川正话说呢,就看到院外有俩人背着枪,有说有笑地走过。
邹云川一怔,又见一男人背着枪急匆匆地去前面两人。
“不是……这……”不光邹云川诧异,旁边的王、刘两个办事员也是无比惊讶,刘办事员转头问张兴隆、佟友丰道:“那都是你们屯子人吗?”
看穿破衣烂衫的应该是。可这时又过来一家四口,两个孩子连走带颠,并时不时伸手摸摸他们父亲肩上挎的枪。
氓流子个个背枪,这什么情况?
“是我们屯子人……那枪……”就在张兴隆迟疑时,佟友丰接过话茬道:“都是气枪,应该是赵大……不是,应该是那个小赵炮他们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