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如果虫洞技术实现,您最想用它探索什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如果虫洞技术实现,您最想用它探索什么?(1/2)

目录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如果虫洞技术实现,您最想用它探索什么?

不得不说,徐川的计划听上去简直疯狂。

至少在龙腾看来是这样的。

完全化的改造火星,让其变得和地球一样适宜人类的居住。

且不说能否做到,光是这份规划,就足够匪夷所思了。

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的人做梦都不敢这样做,毕竟这听上去有些过于离谱。

以现在的人类科技,真的能做到这种事情吗?

深吸了口气,这位副蔀长的目光落在徐川的身上,脸上的神情带着惊诧与困惑的开口询问道。

“完全改造火星,这种事真的能做到吗?这听上去也太匪夷所思了。”

徐川笑了笑,道:“你见过我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吗?”

龙腾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对于眼前这位,他还是有详细了解的,在这种涉及到学术或研究的事情上,他从来都不会开什么玩笑。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件事才显得那么震撼人心。

沙发对面,徐川笑着继续道:“关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这件事,其实几年前我就和最上面那位聊过了。”

“这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完成的工程,所以需要国家出面联合全球其他的国家共同商议,划分投资与利益。”

“而为了确保主动和项目的掌握权,我个人建议咱们占据至少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以上的份额。当然,这点需要国家掌握好咱们的优势去谈,我只负责对火星的改造工程。”

端坐在沙发上,龙腾副蔀长认真的点了点头,思忖了好一会后开口回道。

“您的意见我会在返回京城后第一时间上报,不过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这种项目......嗯,它实在是太大,这恐怕需要上面召开长老院会议,乃至经过认真调查后才能决定的。”

虽然不知道徐川为什么对火星的地球化改造工程有这么大的信心,不过作为一个‘中转站’,他也没什么可以决定的。

这种庞大无比的工程,正如这位所说的一样,并不是华国一个国家就能够决定的。

就算是他们能够单独投资对火星改造工程进行开发,但涉及到地外行星开发这种敏感的事情,除非他们能直接干翻全世界其他的国家,否则必然会引起纠纷。

当然了,他们也从来都不是走吃独食的路,友好合作互利共助才是华国的发展道路。

徐川点点头,道:“那就麻烦你了。”

龙腾脸上带着笑容,开口道:“这是我的工作,谈不上什么麻烦不麻烦。”

微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试探着问道:“那个,徐院士,关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您有计划书或者相关的规划吗?”

“毕竟如果有一份完整的规划或者计划书的话,在上面开会讨论的时候也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倒不是他不信任徐川,而是事实的确就是这样。

尤其是在面对这种超级工程的时候,有一份规划报告至少能够让人知道你是真的在认真思考这件事的。

徐川笑着点点头,道:“当然有,不过完整的工程报告并不在这里,等我返回金陵那边后到时候通过邮箱发一份给你。”

“其实有关于项目的规划问题你不用太过于担心,这件事很早之前我就和大长佬讨论过了,而且后面也和他聊过了详细的改造过程和改造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目前的科技基础是否具备条件等等。”

“在他那里还有一份我之前做出来的初步规划文件。”

“事实上,这项工程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也并非只有投入,尤其是在火星改造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航天技术、环境修复技术、地质构造技术、纳米技术等等都可以反馈到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上来。”

听到这话,龙腾微微一愣,脸上随即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原来如此,我会尽快赶回去的。”

如果那位早就已经知晓并且是一直支持的话,那他的确没以后过多的担心这些。

闲聊了两句后,正当龙腾准备带着收获起身离开的时候,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哦,对了,徐院士,还有一件事想麻烦一下您。”

徐川:“怎么了?”

龙腾笑了笑,道:“还是和您的研究有关,cRhpc机构这不是已经通过对撞机初步证实时空虫洞是可以存在的嘛,总部那边想联合ctV的记者针对这件事做个专访。”

“毕竟这种重要的成果通过专访形式对外释放一方面可以提升国民的信心荣耀等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外展示咱们国家的基础科学发展,招募更多的人才,提升国际社会地位等等。”

“当然了,如果您没有什么的话也无妨。到时候我们找cRhpc机构的其他人做个联合采访也行,虽然说肯定比不上您亲自出面,不过也不错了。”

徐川想了想,问道:“什么时候,需要多久的时间?”

闻言,龙腾脸上露出一丝喜悦,快速的说道:“什么时候都方便,这个看您的时间,至于专访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个我可以保证!”

徐川点了点头,道:“正好我还要在这边呆两天,那就明天下午两点吧。”

龙腾:“没问题,我会联系专访记者让她做好准备工作的。”

“既然这样,我就不打扰您了。”

.....

次日下午,在cRhpc机构的总部,在获得了徐川的专访许可后,科学技术蔀和ctV联合开展专项采访在理事长办公室中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