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804章 抬棺出征·收复伊犁

第804章 抬棺出征·收复伊犁(1/2)

目录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看着群里一众清帝疯狂谩骂着道光,“啧啧”两声。

“如果说《南京条约》是中国向半殖民地转变的开始,那么《辛丑条约》则标志着这种半殖民地的确立。”

长孙无忌则开始拿着慈禧对比武则天来。

“量中华之物力……亏她也说的出口!”

李治看着面无表情却语气愤慨的舅舅,似笑非笑道:

“慈禧是深知帝王之术的。”

“如果联系上下文的含义。”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一句之前,则有“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这样的指示。”

“此处的“悉心酌核”,再加上后面婉商力辩,确实是在指示参与谈判的大臣们,须想办法减少赔款总额,不能任由对方随意开口索要,更不能对方要多少便答应给多少。”

“所以,整张谕旨的意思,应该是与列强切实相商,不得在赔款等问题上漫天要价,任意要挟,以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来结与国之欢心。”

“不过……”

李治嘴角上刚浮现一抹讽笑。

一道熟悉又陌生的金光在二人眼前乍现。

一道许久未曾听过的声音,回荡两人耳边。

“不过,如何说是一回事,如何做又是另一回事。”

黑色靴子自金光踏出。

明黄色的下裳随着步伐飘荡。

“谕旨的措辞关乎皇权的体面,自然少不了要用话术来包装。”

熟悉的面孔映入二人眼中。

“所以当回到具体的和议谈判中时,慈禧真正想要的,是不惜代价也要确保自己不被追究,继而实现和谈成功。”

李世民看着目瞪口呆的二人,笑道:

“稚奴,你是这么想的吧。”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觉得大宋真的很奇妙。

“朕怎么总觉得,慈禧这话是说,我们国库有多少钱你也清楚,咱们自己的日子也得过,列强也得安抚,你自己掂量一个合适的数吧。”

“无论赔款数字多少,你们商量吧。后续背锅也是你们。”

“你们看是不是这意思。”

众大臣看着还能调笑出来的皇帝,一时皆无语。

别的不说,老皇帝在心态这一方面确实首屈一指。

心态真好啊……

庞籍沉声道:

“慈禧谕旨里的“量中华之物力”之“量”字,可以说是尽可能多,也可以装点为尽可能少之意。”

“但在实操中,却更接近有多少就拿出多少来。”

“一个量字,怎么解释都行。”

“虽然不可能在公开的文件中表明倾尽天下所有向洋人求和。”

“但最后的结果,则应证了其言辞。”

“避免首祸为己。”

“吕武之恶不如之半分。”

“清朝真是“福气”深厚。”

赵祯听得牙碜。

这“福气”……大宋也有……

不如不要的好。

……

【自鸦片战争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中国社会处境一直是下降的。】

【以往的史学家评论说,这种下降就是“沉沦”,甚至“沉沦”到了“深渊”。】

【但是这个“深渊”在哪里?】

【这个“深渊”有底吗?】

【有的,这个“沉沦”的“深渊”有个“谷底”。】

【“谷底”就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自此往后二十年间,中国社会就在这个“谷底”里挣扎。】

【有时候看上去有了光明的前景,有时候这个光明的前景又被黑暗取代。】

……

大元·世祖时期

“这就是殖民啊……”

忽必烈摸胡须,突然开口道:

“你们说我们可不可以也用这种方式遥控西方呢?”

刘秉忠率先开口道:

“其实我大元未来也就如英法等国一般,遥控各民。”

“而最后的结局也显而易见。”

忽必烈知道这人从不无的放矢,虚心道:

“仲晦可有何可教我?”

刘秉忠微微颔首,笑道:

“就像这《辛丑条约》一般。”

“辛丑以前,列强已经割去了中国的香港、台湾等部分土地,强租了一些港湾,但尚未在中国领土合法驻军。”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得驻扎于中国京畿的战略要地,并将海防炮台一律削平。”

“这等于对中国实行了永久军事占领。”

“四大汗国其实与此类似。”

“但我们是兄弟之国,而非父子之国。”

“此为一要。”

忽必烈心中记下,随后追问道:

“如仲晦所言,我大蒙古也可以殖民西方?”

刘秉忠点点头,指着脚下大地,正色道:

“以清朝为例,辛丑以前,中国已经有了列强享受种种特权的租界,《辛丑条约》则将这种制度发展到形成一个中国人不得进入的武装区,这是真正意义的“国中之国”,它就在紫禁城旁,用枪口监督着清朝的一举一动。”

“换言之,四民制反而更像殖民。”

“而以果观之,最后的结局定是义旗高举,星火燎原。”

“此乃大道循环之天理,非人力所能抵也。”

忽必烈微微坐直身体,眯眼道:

“但对西方之民,不也要如此吗?”

刘秉忠笑道:

“二者岂可相提并论。”

忽必烈看了他一眼,平静道:

“还有呢。”

刘秉忠知道忽必烈还是心中有刺,但他也了解忽必烈。

这点刺,马上就能被忽视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冲突皆是利益不够所至。”

“那,若是以亿民供一国呢?”

忽必烈双眼微眯。

“亿民供一国……”

刘秉忠自顾自道:

“如果说自道光以来,西方商品和资本的输入,使清朝在贸易的旗号下开始了经济被侵略的历程。”

“那么,战争赔款则是把你打趴下之后,实行赤裸裸的劫掠。”

“这种劫掠一次比一次厉害,直至整个国家财政尽入其囊。”

“《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多达白银十亿两,还有甲午战争中的赔款,这已使清朝背了一身的债。”

“而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还不足白银一亿两。”

“要还清这巨额赔款,只有层层加派,最终分摊到每一个百姓头上。”

“不管清朝洋务自强几十年,列强要把这个可怜的家底,连锅端走几十余次。”

“清朝已经成了被列强套着缰索的经济奴隶。”

“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大蒙古国不能总是军事分封,这是竭泽而渔,捞不到多少油水。”

“要换条思路,可持续发展。”

……

大明。

朱元璋看着天幕里的种种条约,再次想到了元朝。

“殖民……原来这就是殖民。”

“他们是想在思想上也控制中国!”

《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四点五亿两,是以清朝四亿人为标准制定的。

这表示赔款是针对全体中国人的惩罚!

而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是对这些所有士人的惩罚!

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若有伤害洋人之事,不加以惩办就革职查办永不叙用,是对全国官民的警告!

“一张条约,对全国上下每一层阶都施加着巨大压力……”

“谢罪、惩凶、立碑、停试。”

朱元璋似乎能看到天下有义之士群拥而起了。

“清朝已名存实亡了。”

……

大清·乾隆时期

“哈哈哈哈哈哈!”

群臣觉得皇帝可能气疯了。

他们猜的也没错。

乾隆确实离气疯不远了。

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盲目排外,一下子变成了乞命讨饶,奴颜婢膝。

各国要同清朝签订新的商约,实际上是要进一步扩大对清朝的经济侵略。

辛丑以前,清朝挨列强的打还可以还手抵抗,这回不仅抵抗的权利被完全剥夺,连百姓加入反洋组织,也要被统统砍头!

清朝的官员则成了列强镇压百姓的工具,否则就要被革职惩罚!

“我大清,竟成了洋人的朝廷!”

“纵观历史,还有比我大清地位更低的朝代了吗!”

“南宋也不至于此啊!”

痛!太痛了!

乾隆能想到清朝的未来不好。

但没想到未来这么不好!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