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蜀汉 > 第902章 东宫群英,死灰复燃!

第902章 东宫群英,死灰复燃!(1/2)

目录

在洛阳皇宫的重重宫墙之内,太子刘嗣迈着匆匆的步伐,从皇后寝宫中走出。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为他那身华丽的太子袍镀上了一层金边。

此刻,他的心中虽因母后的担忧而泛起一丝涟漪,但更多的是被即将肩负的重任所填满,容不得他有片刻的懈怠。

微风轻轻拂过,撩动着他的发丝,似在试图抚平他内心的波澜,可他的眼神依旧坚定,脚步未曾有丝毫停歇。

东宫,宛如一座微缩的小朝廷,庄重而肃穆地坐落在皇宫的一隅。

朱红色的宫墙高大而威严,仿佛在诉说着皇家的荣耀与传承。

宫门前,两名侍卫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宛如两尊雕像,他们的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忠诚,守护着这方尊贵的天地。

刘嗣穿过宫门,踏入东宫的庭院,庭院中种满了奇花异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为他的到来而欢呼。

然而,刘嗣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他的目光坚定地投向主殿,脚步急切而沉稳。

主殿内,灯火通明。

太子家令关兴早已得到消息,正带领着一众东宫属官焦急地等待着。

关兴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美玉的腰带,显得英气十足。

他面容英俊,眼神中透着精明与干练,作为关羽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英勇与智慧,在东宫属官中威望颇高。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显示出他内心的焦急。

其余属官们或交头接耳,或眉头紧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有的在小声议论着度田之事的难度,有的则在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

刘嗣大步走进主殿,众人立刻整齐地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参见太子殿下!”

刘嗣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的脸庞,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父皇已下令,命本宫前往幽州主持度田之事。”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殿内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有的属官兴奋地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似乎已经想象到在幽州大展宏图的场景。

有的则眉头紧皱,神色忧虑,深知这度田之事困难重重,绝非易事。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担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幽州豪强的反抗、复杂的局势等画面。

“殿下。”一位年轻的属官向前迈出一步,拱手说道。

“这幽州度田,豪强反抗激烈,危险重重,依下官之见,我们不如向陛下推辞此事,以免陷入困境。”

他面容清秀,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与不安。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似乎在害怕提出这个建议会触怒太子,但又不得不为太子的安危着想。

话音刚落,另一位属官立刻反驳道:“此言差矣!殿下身为储君,这正是为陛下分忧、展现才能的绝佳机会。若此时推辞,岂不被天下人耻笑?我们应当迎难而上,为殿下出谋划策,共克难关。”

这位属官身材魁梧,满脸胡须,声音如洪钟般响亮,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他用力地挥了一下手,仿佛在向众人展示他的决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

刘嗣静静地听着,面色平静,但内心却在急速思索。

这度田之事关乎大汉的根基,父皇将此重任交予他,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若推辞,不仅会辜负父皇的期望,还可能影响自己在朝堂上的威望;若接受,前方又布满荆棘,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

他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来回扫视,试图从他们的话语和表情中找到一丝灵感和支持。

片刻后,刘嗣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推辞是不可能的,只有迎难而上这一个选项。诸位皆是本宫的心腹,本宫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准备好去幽州度田的事情,为本宫献计献策。”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在向众人宣告,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勇往直前。他挺直了脊梁,双手背在身后,展现出储君的威严与担当。

关兴向前一步,拱手说道:“殿下,幽州豪强势力盘根错节,我们想要顺利度田,必须先摸清他们的底细,分化瓦解他们的联盟。”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思索,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战略图。

“家令所言极是。”刘嗣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许。

“我们还需稳定民心,让百姓知晓度田乃是为了他们的福祉,争取他们的支持。如此,方能在幽州站稳脚跟。”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颗定心丸,让属官们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

这时,一位谋士模样的属官说道:“殿下,依下官之见,我们不妨在幽州设立临时幕府,选拔当地贤能之士为官,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行度田。这样既能了解当地情况,又能减少百姓的抵触情绪。”

他身着一袭灰色长袍,面容消瘦,眼神中透着睿智。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着这个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刘嗣听后,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妙!还有,我们要加强与军中将领的联系,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得到有力的支援。”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又围绕着度田的具体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从如何清查土地、统计人口,到如何应对豪强的反抗、保障官员的安全,每一个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有人提出用利诱的方式拉拢部分豪强,有人建议加强对官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

殿外,一轮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众人的身上,仿佛为这场激烈的讨论增添了一丝宁静的氛围。

殿内,灯火依旧通明,众人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刘嗣看着眼前这群忠心耿耿的属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此去幽州,困难重重,但有了他们的支持,他仿佛拥有了无尽的力量。

“诸位,天色已晚,大家先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我们继续商议。”

刘嗣看着众人疲惫却又充满斗志的面容,心中满是感动。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对属官们的关心。

众人行礼告退,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刘嗣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思绪飘向了远方。

-----------------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刘嗣的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