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妙计(2/2)
“不会吧,定北侯不是很得重用么,京察大事都由他在督办。”
“你们这些人看的都是表象。定北侯立下的是何等功勋,连国公的爵位都没封一个,京察大事不过是三公九卿不愿将家中嫡女许太子为妻,得罪了皇上,皇上拿他做刀罢了。”
掌柜的倒抽了口冷气。
“定北侯阖府怎么说也……”
“这就是他的不智之处了,聪明人都知道养寇自重。他把耶律氏人赶走了,以后塞北无战事,谁还会器重他。再加上他和先太子从小一起长大,很多人对他都不放心的很呢。”
书海阁主人说得高兴,又打开折扇,摇了摇。
掌柜的一脸敬佩:“到底还是得多读些书才好。武将究竟还是想的少了些。”
书海阁主人笑道:“咱们只求财,不管这些闲事。南塘公子不喜交际,反而是好事,此人和各派牵扯不深,只靠诗才扬名,咱们若是搭上了他,自然能长长久久。”
掌柜的苦脸道:“只怕轻易不会答应咱们。”
书海阁主人肃容道:“自古财帛动人心,就算是不喜黄白之物,是人总有弱点。再则他们这些不喜入仕的人大都不关心朝政大事,咱们只要找到了松山先生,说明侯府的处境,为了自保,他们也会远离侯府,或者留条后路。”
言下之意,书海阁便是南塘公子和松山先生的后路。
若是他们不想和定北侯府、齐王牢牢捆绑在一处,就该接受书海阁的邀约。
掌柜一脸钦佩,笑道:“先生真是高明。”
书海阁主人自得地摇了摇扇子,笑道:“虽然我没入朝做官,但这点子韬略还是有的。”
掌柜奉承道:“若是您入了朝,哪里还有这些人站的地方。”
书海阁主人干笑了几声,转了话题,问:“太后寿诞,咱们门前的走马灯弄好了没有,免得五城兵马司的人来催。”
掌柜道:“五城兵马司的人来来去去,又是查户籍又是查商籍,如今又要店门口摆上灯,说若是街容不齐,还要换,真是麻烦。”
“太后一直诸事从简,今年才过一次寿诞,又还是和中秋赶着一起,也算不上麻烦了。咱们多花点心思,弄个好的,不光五城兵马司领咱们的情,京兆尹府也领咱们的情。”
掌柜立即道:“那不如去请九莲华灯回来。”
书海阁主人沉吟片刻道:“若是来得及,就去请便是。我突然有个想法,咱们弄些好灯,在店门口赛诗,前三名送出店里最贵的灯……就以太后寿诞观灯火为题,哈哈,这次只怕沈长乐比不过了。”
掌柜的转转眼珠,一拍手道:“妙呀,咱们再去请些朝中大臣们前来助阵,若是能请出南塘公子和松山先生,这诗集不大卖谁大卖呀。这个法子真是极好,太后、皇上也得记着咱们。沈长乐高兴不了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