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2/2)
李玄回头去看陈迹,回想起方才对方拦住自己扯下黑布的举动,想必是那时便已发现了。只是顾全大局,所以用黑布遮掩,隐忍不发。
陈迹沉默着。
他能发现,是因为当元臻头颅被斩去时,他并没有收到冰流。景朝二品大员,怎么可能死后没有冰流
冯先生看着那段木桩,眼睛微微眯起。
他轻飘飘跃下马来,脚尖一挑便踢开元臻身上的衣袍,显露出衣服里的几段木头,一封圣旨,还有木头上贴着的黄纸符咒。
他双手拢在袖中,也不动怒,只轻轻赞叹一声:“还真难杀啊……不过,这厌胜之术的同门,总算是找到踪迹了。”
李玄忽然想起什么:“不对,若先前天策军中的元臻是草木傀儡,为何能诸邪辟易”
冯先生思忖片刻道:“想必,问题出在那封圣旨上。”
说罢,他弯腰拾起圣旨展开,里面赫然用鲜血写就。
圣旨里,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只写着八个大字: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末尾,盖着一枚朱红印玺!
“帝王血书,”冯先生轻叹道:“我就奇怪他为何随身带着一封圣旨,原来是唬人用的。”
他转头看向胡钧羡:“胡总兵,此人不除,固原难安啊。”
胡钧羡没有说话。
……
……
一处断崖上,元臻默默伫立,平静地俯视着山下。
固原城里已成残垣断壁,固原城外天策军大营还燃着大火,生灵涂炭。
有随从过来为他披上一袭大氅,低声道:“大帅,走吧。此次固原折戟,回去定会被陆谨趁机责难,我们不如索性屠几个村子,回去也好拿些人头交差。”
元臻沉默许久后缓缓说道:“我十七岁便开始与固原打交道,那时还只是随父出征,在他身旁当个小小偏将。后来父亲病重,他在床榻前对我说,若有一日破了固原,定要写祭文烧在他坟茔前。我那时候心想固原城里皆是老弱残卒,只能穿藤甲、用钝刀、开软弓,连火器都没有,攻下固原有何难事若让我当大统领,固原指日可待。”
“那时,我是瞧不起父亲的。”元臻出神道:“可后来我接了爵位一路从偏将升至大统领,二十三年里,我打了固原七次,败了七次,我这才明白父亲其实比我厉害。”
说着,他指着山下那座破败的固原城,讥笑道:“年少时,我以为自己能打到宁朝繁华的京城去,结果这座又破又旧的小城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我和那群又臭又硬的石头,却要将一辈子都蹉跎在这里了。”
随从不敢言语。
元臻转身下山:“走吧。”
然而就在此时,山下传来惨呼声。
夜幕下,他站在原地看着光秃秃的土山下人影晃动,十余名随从拦在他身前凝神戒备。
不知过了多久,寒风凛冽中有二十余人登山而上,手中拎着滴血的长刀。
元臻眯起眼睛看去,待看清来人后露出恍然神色:“原来是你,我还当你永远不会再回固原了。”
胡三爷抖了抖刀上的血,咧嘴笑道:“我答应将军要在坟前献上你的头颅,怎可失信于他这些年,我每日每夜都在想着如何杀你!”
元臻看着胡三爷身后一个个如豺狼虎豹的汉子,紧绷的身子忽然又慢慢松缓下来:“原来,各有各的执念。”
胡三爷一步步往上走着:“嘉宁六年,固原边军战死三千二百一十四人;嘉宁九年,固原边军战死两千九百三十二人;嘉宁十四年……”
他一笔笔数着,一条人命都没落下。
血债血偿。
小五在胡三爷身后低声道:“还有掌柜。”
胡三爷神情一暗。
元臻摇摇头:“我天策军阵亡的将士,又岂比你固原少”
胡三爷凝声道:“早知如此,何必一次次卷土重来不能相安无事吗”
元臻忽然说道:“胡钧元,我比你幸运。”
胡三爷一怔:“死到临头了,说什么屁话”
元臻笑了起来:“我要解脱了,你却还要被困在此处不得解脱,我自然要比你幸运些。”
胡三爷沉默了。
元臻见他这副模样,骤然哈哈大笑起来:“你后悔来固原吗”
胡三爷身后二十余名汉子一起,将元臻随从一一斩杀。
他箭步向前,一刀刺入元臻腹中,任由温热的鲜血顺着刀身流下。
胡三爷凝视着元臻的眼睛:“还有什么话要交代”
元臻眼睛里的光渐渐暗淡:“这固原,下辈子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