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 第519章 白描

第519章 白描(1/2)

目录

第519章白描

“好好好,真的好!”璐哥一拍桌,颇有茶馆说书人的味道。

对于他的反应,编辑部没人在意,因为这才哪跟哪,更夸张的反应也都有。

见没人理自己,璐哥接下来的话也不好阐述,恰逢社长路过。

他马上说,“简社长,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说顾陆老师是当代的短篇小说之王。白描太逆天了,可以比肩朱自清老师。”

什么是白描呢百度搜出来的结论太广泛,和当前璐哥特指的一类写作技巧有点出入。

他口中的白描,更准确说是通过描写动作,就能够让人知道人物当时的心境。古典文学中,有《水浒传》《三国演义》是这类代表作品。

璐哥认为水浒能摆列为四大名著,很大程度就是施耐庵逆天的白描能力。

而当代作家代表人物则有朱自清和莫言,举个前者的例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例子来自大多数人都熟知的散文《背影》,是“我”眼中,父亲去买橘子的动作描写。最精彩在“显出”二字。

真不是阅读理解,当你知道这篇文章背景之后,显出这个词突出了“我”对父亲的小怨恨,有种现在装什么装的味道,可父亲确实老了,内心对责备也没太重。所以用词不是“好像”,也不是“似乎”。

这就是顶尖白描,也是福楼拜口中,作家的责任就是找到对角色最契合的词语。

“呵呵,那确实。当代无人出其右,我指的是全球。”简社长说。

短篇之王系列丛书已出版了,毕竟这项目也数月了。果不其然,这套书并未拔高顾陆的地位,相反热度一般。

也只有业内人更在意,还激发了不少讨论(老一套,顾陆太年轻)。可读者们,更在意魔戒。

“也是,感觉十九世纪盛产短篇小说巨匠,往后就……”璐哥说,“我也好久没看到这么经验的白描了。”

“小顾的白描能力,从十六岁写聊斋新义时就展露无遗,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一个……”

诶,突然忘记了,明明记得很清楚啊!简社长卡壳,最近老是忘记东西,但又不想承认,最后撂下一句:“很多作者对文字的敏感超出常人,这一点小顾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具有天赋的”,而后他三步并两步,钻进办公室。

不是,社长你多问一句啊,比方说“为什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璐哥眼睛都像是黏在社长背上,半晌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行吧,他先把校对完的《与魔的搏斗》发回给作家。

强大的分享欲得不到释放,真憋屈。璐哥戳字,一般来说,男生没有做指甲的习惯,不会戳得屏幕噼啪作响,但他这是太激动。

[文笔太强了,我看到尼采篇,忍不住鼻子一酸,写出这种文字,作者也犹如被魔附身一样吧。光是尼采篇,《与魔搏斗》就足以使之不朽。]

[而荷尔德林一篇,感觉文字有点怪异我在校对时,总感觉是我没有理解文字。]

璐哥没有谈及对克莱斯特篇的看法,明显是无感。

顾陆瞧了瞧,专业人士还是有专业人士的水准。确实如此,尼采篇是最精彩的,地球被七个国家选为教材。

“可能是韵律问题,写荷尔德林时,我参考了《浮士德》,中文还是无法表达出浮士德这类诗篇的感觉。”顾陆回应。

[璐哥:那就正常了。顾陆老师真是大作家,以浮士德为目标。不过想来也是用心的表现,因为毕竟是写给德国教材的。]

他没想过顾陆看的是英文版浮士德,还是德语版,也没进一步思考是什么韵脚。因为自打创造精灵语这一出后,人们基本不会在语言方面对顾陆有什么质疑。

又聊了两三句,就结束了聊天,顾陆把文件发送至青年严教委员会的邮箱,他是不会把文章翻译成德语的。德意志这么大难道还找不到个好的汉学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