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机会来了(1/2)
时柒冥思苦想,也没找到答案。
看那人坐在监视器后面,似乎是个导演。
脾气看起来很大,一直在骂天骂地骂空气。
周围人对他毕恭毕敬,说明在剧组地位很高。
难道是以前去过的剧组?
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的剧组在拍摄的时候导演几乎不到场,就是挂个名。
如果只是偶尔过来看一眼,那没什么印象也正常。
时柒不知道,他在看导演的时候,导演也在看他,并且导演已经认出了他。
“杨导,那位是你认识的特约吗?”旁边的助理也注意到了导演的视线。
杨导点燃一根烟:“哦,已经是特约了啊。你忘了?我们在隔壁镇的马场见过。”
“嚯,还真是。”助理这才想起来,“变化挺大的嘛。”
原来《临江仙》剧组之前的马不合导演的要求,杨导亲自到各大马场选马。
时柒为了一次前景的机会,辗转几十公里去马场练习。
当时遇到的人就是杨导和他的助理。
“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能演少年苏轼吗?”杨导问助理。
“确实挺好,杨导您觉得合适就行。”助理当然只会说着导演说话。
杨导捋了捋下巴上不存在的胡子:“等会让他试一段。”
“好嘞。”助理立即点头,“哎杨导,真让他试啊——”
助理话还没说完,杨导已经走开了。
原来《临江仙》是一部大制作的电影,讲的是苏轼的故事。
苏轼写过很多《临江仙》,电影里的词指的是《临江仙·夜到扬州席上作》。
这首词借杜甫怀念李白来表达与友人的感情,含蓄地倾诉自身的不幸遭遇。
之所以选择这首词作为电影名,主要是这首词中苏轼以杜甫乱中幸得生还自比。
宦海沉浮数十年,苏轼大半生都在被贬,到扬州写这首词时,已是54岁。
剧本里这段戏有个虚实相生的剧情,54岁的苏轼和20岁的少年苏轼有一处对话。
苏轼年少成名,20岁进士及第,可谓是春风得意,夺尽天下灵气。
当时谁能想到这个名动京城的少年苏轼,身负治国之志,却三起三落,一生坎坷,一生坚守。
电影从苏轼第一次被贬谪开始,刻画了其三次被贬、三次起复仍不改初心的过程。
演苏轼的演员需要两个,分别扮演少年苏轼、中年及老年苏轼。
其中演中年和老年苏轼的演员经过换角风波后已经到位。
少年苏轼的人选却一直没有定下来。
这个角色只在一个场景出现过,戏份很少,算是客串。
对演员的要求却很高。
对手戏演员是一位老戏骨,两人有大段的对话,一个不小心少年苏轼就要被压。
同时演员年纪要小,还要演出少年进士神采飞扬、志得意满的光彩。
又因为苏轼从小跟着四川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所以他骨子里有洒脱的一面。
正是这种性格,他才能在几十年的贬谪生活中苦中作乐。
不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还留下许多关于吃的故事,丰富了华国人的菜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