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偷袭(2/2)
赵恒一边在自己面前摆出一副示弱的姿态,将大军驻扎在西夏边境,看似毫无作为,实则是在暗中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计划。他巧妙地运用了瞒天过海的策略,成功地欺骗了自己,让自己误以为他只是在边境虚张声势。
而与此同时,赵恒却趁着自己全力发展北方建设的机会,悄悄地将一支装备精良的大军派往了西辽边境。赵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赵恒从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直接攻打西夏,而是通过声东击西之计,吸引西辽的援助,等到西辽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再一举调派大军入侵西辽。
赵旭不禁为赵恒的聪明才智感到欣喜,他意识到这个对手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厉害得多。然而,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为耶律大石担忧起来。毕竟,自己与耶律大石相隔甚远,就算现在立刻派出兵马去营救,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抵达。而且,自己这里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如飞机之类,就算有,也无法及时赶到。
赵旭心想,等到自己的援军赶到时,恐怕耶律大石早已兵败如山倒,陷入绝境了。
赵旭在脑海中考虑着,使用什么方法能够快速缓解耶律大石的压力,怎么样能让那支宋军停止追击的步伐?
既然这一次赵恒为了向西辽发兵,竟然不惜直接动用如此多的计策,这不仅成功地欺骗了自己,更是连诸多将领都被瞒天过海。由此可见,赵恒这一次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啊!
要知道,西辽本来就是地域辽阔、广袤无垠,其边境地区更是没有什么坚固的城池和防御工事。此时此刻,赵恒不仅巧妙地调走了西辽大量的精锐部队,而且根据耶律大石信中的描述,他已经成功攻占了西辽的大片领土。照此情形发展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西辽就算不会被大宋彻底吞并,也必然会被挤压到极为偏远狭小的角落里,艰难地苟延残喘。
事已至此,自己现在再发兵西辽,显然已经太晚了。更为关键的是,自己手头根本没有足够多的兵员可以调动。然而,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正面进攻西辽已无可能,但自己完全可以另辟蹊径,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看看是否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迫使赵恒撤回他部署在西辽前线的那些军队。
想到这里,赵旭连忙书写信件,让人火速传达给海上的杨再兴,让他集结自己所有能够调动的水师,最好多租赁一些大型的船舶,在船舶上雇佣一些百姓,造成一个声势浩大的样子。
随后让这支包装起来的大军从黄河入海口进入内陆,直接形成一个要主攻东京汴梁的意图,同时,在这支大军招摇过市的时候,必须挑选一支精锐小队,提前从其他路线抵达东京汴梁城外,既然赵恒能够偷袭耶律大石的皇都,干脆自己也让杨再兴派一少人马去偷袭一下赵恒的皇宫。
这一段时间,赵恒又是在西夏边境囤积大量的军队,又是调派大军全面入侵到西辽的境内,按照自己的猜想,现在留守在东京汴梁的禁卫军肯定也会非常的稀少,干脆自己使用赵恒的偷袭方案,也给他来一个惊心动魄的偷袭行动。让他好好领教一下被人偷家的感觉。
既然决定要做这个游戏,那么在表面上就一定要做得足够周全。于是,赵旭紧接着又给岳飞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地交代了接下来的计划。
他要求岳飞派遣一支军队,并且直接挂上岳飞的帅字旗,从云州城进入山西。这样一来,就会给外界造成一种岳飞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援助西夏的假象。借助岳飞的威名和这支军队的声势,相信能够有效地威慑到西夏边境的宋军,使他们不敢轻易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还必须另外派出一支精锐之师,以最快的速度绕道西夏和西辽的边境地带。这支部队的任务并非与宋军正面对抗,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切断宋军向西辽运送的粮食物资。只要能成功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估计用不了多久,那支进入西辽的军队就会因为缺乏粮食而不得不主动停止进攻的步伐。
当然,为了让这一系列的举动更具影响力,还需要打出一个明显的标记。赵旭决定干脆直接放出风声,声称赵恒并不适合担任大宋的天子,应该主动禅位,将皇帝的宝座让给更有能力的人。这样的消息一旦传开,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也能进一步扰乱敌军的军心。
此时由于大宋已经攻入了西辽境内,那些驻守在西夏边境的西辽将士们,听到自己的老家已经被大宋所占领,已经出现了人心浮动的状态,幸好很快听到赵旭全面出兵援助的消息,才让这些将士们安心守卫西夏的边境,等待赵旭援兵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