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司初开(2/2)
这样简单的事很快就搞定,这两个厂海平家的废铁都供应不及,哪用得着再联系其他业务,这两家的废铁收购价都到了五毛五分一斤,因为产销两旺,废铁是来者不拒。
只是距离远了好多,船从内河走也比较麻烦,看样子要添船了。和仁叔商量了好久,仁叔建议买船:“有钱就要投资,买两条二百吨以上的船,废铁卸下后可以带钢材回钢管厂,这样船两头不落空。两头要装卸货,再加上路途的时间一条船一个月最多两次,再怎么快也要十天以上,到了黄浦,所有的事情我来帮你们办好,这边的厂方人员我都熟。”
海平和老爹回家合计了决定就依仁叔的办,首先要买船。找了好多地方,找到了两条船,每条要四十多万,在当时已经是天价,还是咬牙买下。每条船请了两个船工,这船工当然要海平把关,海平通过观气找的人都是忠义仁孝里有一项特高的,一般这样的人不会做出格的事,当然工资给的也不低。
许多的事情都是仁叔在办,为此和老爹商量了要给仁叔股份,仁叔百般拒绝,手上也没有钱入股。最后商定给仁叔一成的船运干股,成立船运公司,仁叔享受两艘船的运费利润分成,海平自己家的废铁运输也要核算运费,就这样也占了仁叔很大的便宜。
大船正常运营之后,将那条小的船卖了。小船在内河还好,进到长江里就有危险,船小浮力小装的也少不划算。
船大了也麻烦,装船不方便了,又要花钱建码头,按装吊机。自己找了施工队就干了起来,首先在水线的位置打桩,定好位置三个地方同时开工,桩打了有三十米深。
才施工就有航道局的人来了,告知海平家要办证照,这事海平家都熟门熟路了,先安抚航道局的人,然后边施工边申请。
码头建了二百米长有两个吊机位,又买了两台吊机安好。这样就可以加快装船的速度,跑一趟黄浦运费来回可以赚三万一个月两趟就要六万,两艘船一年下来就本钱全部回来了,就这还是按少的算。
废铁可以继续提价加大收购量,净利润达到一毛五一斤,每个月一千二百吨可以赚将近三十多万。就是附近的废铁怕不够多。
码头开业运营了将近三个月,码头的证照才全部办了下来,姑苏都走了不知道多少次,每次去姑苏都要到县城转车,真的是不胜其烦,也不知道公交是怎么安排的,直管的地区没有直通车,旁的地市到是可以直通。
家里的生意正常以后,老爹老妈又喜笑颜开。四个练功的也打通了一半的经脉,明显的饭量大了许多,而且必须多吃肉类,现在的鸡鸭鱼肉都没有什么添加剂,吃的倒是放心,就是老妈有些心疼:“怪不得那时候海平吃那么多,要是赚的钱少点都要被你们吃穷了”。
念叨归念叨,每天老妈买菜都是挑好的买,经常买点牛肉之类的,鸡鸭鱼天天有,比海平以前的条件好多了。
忙了一个夏天,海平又回到学校打酱油,再到运动会时仍旧是三个项目,其他的虽然都可以拿冠军,对于海平来讲没有意义。
好的学校学生们都是非常的认真学习,没有像海平这样吊儿郎当的学生,可是每次考试海平都是满分,语文老师都不好意思扣分,不扣又怕海平骄傲,每次都是意思一下扣点分。
海平和别的同学也合不来,岁数相差四五岁,都感觉有层次了,其实是海平书看多了和他们有距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