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人才计划 > 第一百四十章 开明的爷爷

第一百四十章 开明的爷爷(2/2)

目录

从蜈蜞岛调派一百五十名研究员,一百名进入深甑的工厂,改建原来生产冰箱和空调彩电的生产线,生产检测间谍和腐败犯罪的安检屋,低价提供给军部和安全部使用,初期就要四百台急用,后期还需要最少一千台。

冰箱厂空调厂加上其他几家辅助工厂生产净化机,从海水净化机、污水净化机、矿产净化分离机,每条生产线都有研究员负责培训工人和品质监督,防止出现质量不合格事件,实在是生产太紧急,许多的工人不熟练。

五十名研究员平均分派到青山水务和青山矿务,在香纲和大连、岛城三大极端缺水的城市先行勘察水厂的设置地点。

香纲效率最高,在屯门涌浪烂嘴角的电厂不远处,建设第一个海水净化厂,安装净化机,试验成功就先把一部分的自来水改成使用净化水。

北方的天气已经进入冬天,只是考察了水厂地址,需要等到明年春天才可以大规模的室外施工。

经过反复地计算,最合适的是中型机组,每小时流量二万立方。

为节约成本,以每天供应五十万立方自来水为基准,建造二十万立方的储水罐三座,每座储水罐配两个净化机组,都是在夜里用电峰谷时净化海水。

白天水厂只有值班人员,不是紧急状况就不用生产,出厂的水量就按到达储罐的水量计算,和水务署结算的价格最终谈判下来是一点五元一立方,土地产权永久是政府所有,只是水厂免费使用,并且不能挪作他用。

海水里净化出来的固形物光食盐就接近十四吨,三座这样的净化厂就可以满足香纲民众的食盐用量,其他的常量化合物都混在一起收集,有毒的重金属一起收集,污泥和有机物再合一起收集,如此的工厂设备就小了许多。

设计定稿后,工程就全力开工,三个大储罐才是大头,水务署还要修建配套的管网。

第一个垃圾处理厂也在旁边建设,垃圾处理可不能等着半夜才开工,必须当时就处理掉,而冲洗机械和地面的都是海水,净化后的超纯水供给隔壁的发电厂使用。

附近的生活污水也计划用管道输送到垃圾处理厂,生产的泥土有机物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都打包在一起,作为农肥处理。有毒的元素打包后和水厂回收的存储在一起,可回收利用的金属塑料类储存在一起,等最后的终极净化厂落成后一起处理。

每天跟着员工一起上下班,忙活了一个星期,两家工厂的设计图纸才初步定稿,污水处理厂紧靠着电厂,自来水厂相隔有两公里,离得近方便管理,有考察的客人来了也方便接待。

设计图纸发到深甑的工厂,净化水厂和垃圾处理厂的净化机是两种不同的规格,两条生产线负责组装,速度很慢,先满足香纲的需求都有点难度,只能让他们慢慢地熟悉工艺流程。

转眼又是一年,快要接近春节,特地带了众位夫人回家乡,拜见父母和奶奶,然后邀请奶奶和父母到蜈蜞岛度假过春节,弟弟妹妹一大家都来到蜈蜞岛,和老家的气候唯一相同的就是潮湿,有了充足的灵气,身体就感到良好的舒适度,在大楼的不远处盖了一排平房,地上铺设的是防滑有弹性的塑胶地板,奶奶年岁大了,唯恐她打滑摔跤。

房屋前面还有着一片空地,爸妈来了就在地里种下青菜,为了防止被雨水浇坏菜苗,还搭建了大棚,连着奶奶都喜欢在地头忙活。

到了每天的修炼时间,岛上的灵气成漩涡一般向着研究所卷过来,四百多名研究员,加上海平一家子的吸收灵气,到修炼结束时竟有点入不敷出。

站在山顶,极目眺望,从马六甲和巽他海峡过来的灵气被许多的轮船干扰,有一部分分散在四周的小岛上,太平洋过来的灵气分成几道,更显杂乱。

观察灵气的来龙去脉,随着每天的潮涨潮落,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灵气都汇聚到这附近的几个岛上,很快又补满了缺口。

陪着家人没有几天的空闲,投资部又来搅和,几个小国的金融市场都是鸡毛遍地,打压的余地已经很小,询问老板的意见。

春节都不得安生,带上几个贴心的宝贝来到暹罗,泰铢已经跌到六十二元兑一美元,股市也在跌跌不休。

威廉已经在公司里等着,如此巨额的资金在手上,好比是一块烧红的碳,烙手得紧,盼海平就像盼救星一样。

“海平,你可算是来了,你看我,吃不香,睡不着,头发都掉了好多,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操作,操盘手各说各的理,你要是再不来,我可是要去见上帝了。”

“威廉,我这不是来了么,前面的操作都很好,没毛病,接下来的事交给我吧!”

王林学站在一旁微笑道:“老板,泰铢差不多了,现在接盘的单子很多,我们是否转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