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天灾连连,汉民族群体意识塑造!(1/2)
在接下来长达十天的时间里,韩礼究竟使用了何种说辞,竟然成功地说服了方雄呢?
原来,他以其卓越的口才和深刻的见解,向方雄详细阐述了一系列加强喀布尔城的战略意义,教化蛮夷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方案。最终,方雄被彻底被说辞打动,并决定全力支持这一计划。
于是,教育部开始大力投入教师资源,显着增强了对喀布尔城的教化力度。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这座城市精心设立了,多所充满汉文化特色的孔子学堂,旨在将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广泛传播给当地居民,让蛮夷学会礼义廉耻,忠孝仁勇,天道伦理国家概念。
而在众多需要接受教化的族群当中,俾路支人更是被特别列为重点对象,得到了更为集中、深入的教育培养,大夏国在刚崛起时,整个王国都信仰明尊教,有了这个民众基础,又有大学者费尔南德斯坐镇喀布尔城,汉化的抵抗力就降低了一大半。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喀布尔城的地位和实力,大量的归化人口被引入其中。这些新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技艺、知识和活力,使得喀布尔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繁荣。
汉化经过一番努力建设,使喀布尔城脱胎换骨,朝着向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方向发展,牢牢矗立在抵御萨珊波斯入侵的最前沿。
对于方雄做出的这一决策,离石内心表示十分认同。毕竟,喀布尔城过去之所以一直备受萨珊波斯的冷落,主要原因便是受到水源条件的严重制约展,而且喀布尔城的测绘位置,正处在商路的交岔囗上。
如今这里的水源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再加上喀布尔城经历了大规模的重建与扩建工程,整体面貌早已焕然一新,又可以重新变成商路上重镇。
虽然强大如大秦帝国,或许仍然看不起这片相对贫瘠的土地,但那些见识短浅的萨珊波斯人,却未必能够抵挡住这种诱惑。
就好比原本无人问津的一坨屎,当大秦决定利用它来肥田之后,贪心的萨珊波斯必然会眼红、嫉妒,进而企图抢夺过来据为己有,就是一坨屎,萨珊波斯抢来尝尝咸淡才有滋味。
相比之下,阿拉伯人对于喀布尔城的兴趣则明显要小得多。他们仅仅希望将这座城市,当作一个临时的经商驿站,稍作停留后便继续前行,或是成为传教的中转站。
毕竟,真正令他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只有传说中的大汉,那里是信仰的荒漠,如果能在大汉传教,那将是梦魅以求的事。
阿拉伯人的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着那近在咫尺的欧巴洲。殴巴洲有影响力巨大的天主教存在,而他们所信奉的真主教和天主教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二者同出一源,宛如一对出自同一父母的亲兄弟一般。
因此,如果有人胆敢在喀布尔城对阿拉伯人动手动脚,甚至开战,打服打怕他们,那么这些阿拉伯人自然而然地,便不会再有继续东进的心思了。
毕竟,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他们真正的后花园可是在广袤无垠的黑大陆,那里也有信仰基础,黑人成为罗马、波斯,阿拉伯人千年的仆人,阿拉伯人已经驯化了黑大陆黑人,阿拉伯人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黑大陆,对大汉只是垂涎其文化和财富,更在意的是商路是否畅通无阻!
离石原本打算将韩礼调离现职,然后让他的好兄弟胡崇安前来接替韩礼的位置,并着手对人数超编的天竺仆从军,进行一次大幅度的“瘦身”行动。
然而,当他仔细阅读完方雄呈上的奏书之后,却惊讶地发现原来韩礼已经准备开始裁减那天竺仆军了。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韩礼竟然打算利用俾路支丁级军,去监视并逐步解除天竺仆从军的武装力量。
看到这里,离石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看来看不上天竺人的大有人在。
不过,要是没有方雄的这份上书呈到眼前,离石根本就不想听取韩礼的任何意见。毕竟当初是自己主动给予了韩礼这样难得的机会,但可没允许他如此肆意妄为地疯狂扩充军队啊!
难不成因为韩礼姓韩,所以他就自以为是当年那位,战无不胜的兵仙韩信转世投胎,还妄图效仿韩信那种“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做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