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扑了个空(2/2)
换钱不指望,城里粮食也紧张,挖点儿草药卖了换点粮食是真的。
我们城里人不如你们农村的,买棵葱都得花钱。你们农民好,房前屋后种点菜就不缺吃的。”
关老爷子出门低调的很,捧高别人,贬低自己,这事儿他干的溜着呢!
“开玩笑呢!你们城里人月月挣工资,还有供应粮,我们农民只能挣工分。
想吃饭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干一年下来,除了口粮啥也剩不下。今年更惨,天不下雨,怕是连口粮也分不着。”
钱大娘问:“大爷,遇上灾了,国家不会不管,会给你们派救济粮的。”
“哼!救济粮?现在生产队愁的是怎么先把公粮交齐喽!”
众人哑口无言。
可不是吗?先交公粮,公粮交完剩下的还要留足村集体的储备粮,最后才会分给农民。
这时粮食不够吃,才会向上申请救济粮。基层生产队就没有直接扣留粮食这一做法!
要不说,无论哪朝哪代,最苦最难的一直是农民呢!
不过这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却任谁也不敢乱说话。
几个大人更是阴沉着脸,满腹心事,直到回家,也没出现个笑容。
当天晚上,几家人聚到韩家,又开起了小会。
怕孩子们嘴不把门,全给哄出去玩了。
除了五妮和小亮,几家孩子都是人精。不让他们参与,这个小会的会议精神,他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左不过就是买粮藏粮这些事儿,还想瞒着咱们,能瞒的住吗?”
牛小芸自忖是大孩子了,对大人的做法很是不服气。
被牛小莲拍了一巴掌就立马老实了,“大人有大人的顾虑,咱们帮不上忙也别扯后腿。听话就是了。”
是啊,在大人眼中,他们再能干也都是孩子,很多事必须得大人出头。
今年他们没有种地,饥荒年间,光有钱不行,还要有人脉有门路,才能换回粮食。
接下来的日子,几家人都凑钱给钱双喜,托他天南地北的往家捎带粮食。
要说这年代,真有门路的还数货车司机。此后最困难的两年,但凡能吃的,钱双喜啥都往家买。
虽然麻烦点,总比去黑市要便宜多了。别人家都饿的哽哽着脖儿,他们几家人却真没被饿着。
偶尔,还能接济下亲戚朋友,日子过的还算舒心。
一入冬,韩昭昭领着大伙进山又挖了一次天麻,却只收获了不到两百斤鲜货。
柿子谷他们也去过,却发现被人捷足先登了,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进山扑了个空,连个柿子皮都没得到。
打击太大了!
尤其是几个小伙伴,除了韩昭昭,其他人全急哭了!
原指望这一谷柿子发笔小财呢,却扑了个空,太让人绝望了!
“早知道不该等柿子成熟的,欠点就欠点,能吃能换钱就行。
咱们还是太贪心了!该一早就给摘回去的。”
牛小芸哭的眼睛都肿了,卖柿子的钱她都安排好咋花了,现在倒好,鸡飞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