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一方诸侯 袁术落幕(2/2)
杨弘听闻,顿时睚眦欲裂,指着马超破口大骂:“马孟起,你不过是一介匹夫,说出这等狂悖之言!日后你必为此付出惨痛代价。今日你擅杀我主,罔顾世家威严,天下世家定不会放过你,你等着承受无尽的报复吧!”然而他话还未说完,便被兵士捂住嘴巴,强行拖走。
孙策看着杨弘挣扎的背影,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冷冷说道:“一并杀了,留着也是祸患。”随着孙策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将杨弘押出,这场激烈的对峙终于落下帷幕,主舰内一时间安静下来,众人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复。
外面两声哀嚎,凄厉而短促,在风雨的呼啸声中显得格外惊悚,像是来自地府的冤魂哭诉。这声音穿透主舰厚实的舱壁,直直钻进众人耳中,刹那间,宴会上原本喧闹的氛围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沙摩柯的酒杯停在嘴边,眼睛瞪得滚圆,喃喃自语道:“这……这就没了?”徐晃轻咳一声,打破了短暂的死寂,低声说道:“袁术刚愎自用,杨弘助纣为虐,死不足惜,只是这两声,听着还是让人心里一颤。”
祖茂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筷子,“不管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落幕,只希望往后这天下能少些纷争,多些太平。”周瑜手抚下巴,若有所思,“袁术虽死,可他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我们还需从长计议,谨防反扑。”
马超神色凝重,微微点头,“公瑾所言极是,今日之事,只是开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为民而战的路,便要坚定走下去,不惧任何挑战。”孙策拍了拍马超的肩膀,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有兄长和公瑾在,我信心十足。来,继续喝酒,这庆功宴还得接着热闹!”
在孙策的带动下,宴会的氛围逐渐恢复,可那两声哀嚎始终像阴霾一般,笼罩在众人心头,时刻提醒着他们,前路漫漫,这场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江面上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马超早早起身,来到周瑜和孙策的营帐,与二人商议后,便迅速传令下去。
周瑜和孙策身披战甲,精神抖擞地站在船头,指挥着水军行动。一艘艘战船如离弦之箭般驶向那些由袁术筑起的堤坝。士兵们齐声呐喊,喊声响彻江面,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奋力砸向堤坝。随着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堤坝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痕,江水如猛兽般从裂缝中汹涌而出,水位逐渐上涨,泛起层层浊浪。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水军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驾驶着小船,穿梭在江面上,打捞那些漂浮着的尸体。士兵们神情凝重,动作小心翼翼,每打捞起一具尸体,脸上便多一分悲戚。有些士兵眼眶泛红,强忍着泪水,他们深知这些都是无辜百姓,是袁术恶行的受害者。
在岸边,马超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紧紧盯着江面。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与痛心。看着那滔滔江水奔腾而下,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绝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堤坝终于被全部摧毁,洪水顺着水路奔腾而去。江面上的尸体也基本打捞完毕,士兵们将他们妥善安置在岸边,准备进行后续的安葬。虽然疲惫不堪,但众人心中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仿佛为那些逝去的生命做了最后一点能做的事。
面对眼前这堆积如山的尸体,军中谋士们经过一番商讨,一致认为最稳妥的处理方法是先行焚烧,再进行掩埋,如此才能有效避免滋生疫情,威胁到军民的生命安全。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举措,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洪水刚刚肆虐过这片土地,周遭一片狼藉,一时之间,上哪儿去弄那么多干柴呢?
马超当机立断,目光坚毅地看向远方的柏山,随即吩咐西凉铁骑即刻前往柏山砍伐树木,并将伐下的木材堆积、运送回来。这可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柏山山路崎岖,地势复杂,西凉铁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才能将木材顺利运下山,再堆积起来用于焚烧尸体,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徐晃等一众将领听闻此令,心中犯起了嘀咕,他们觉得马超此举实在是多此一举。经过一番私下商议,大家一致推举徐晃作为代表,前去向马超建言。徐晃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马超营帐,拱手行礼后,一脸诚恳地说道:“将军,依我等看来,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这些百姓已然逝去,就地掩埋,给他们一个葬身之所,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何苦再去砍伐柏山之木,费时费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