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姣如秋月(2/2)
黎青山立即吩咐下人准备马车,带着黎糖往福源寺而去。
黎青山这会儿可骄傲了,没想到第一个说动堂姐离开家的,居然是他!
黎青山觉得自己出息了!
骑着马在前面开路,那趾高气昂,眉开眼笑的模样,让不少看到的熟人以为他好事将近……
不过想到他的年龄,又觉得不可能。
黎青山笑得嘴都合不拢的带着黎糖到达福源寺。
黎青山搀扶着黎糖下了马车。
黎糖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从行人中络绎不绝的女子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对女子比其他地方宽松。
且大多女子也穿得特别书生气。
那些三三两两的女孩子,一个个拿着书,好一副书生意气。
“十七伯在京都的很多政令,京都实施得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是咱们陇西,几乎十七伯发布什么命令,我们这边都会效仿。”
“女子进学堂,是因为十七伯的言论,所以,随着女子进学堂,陇西女子地位越来越高。”
“如今女子出来赚钱营生什么的,似乎也成为常态。”
黎青山见黎糖的好奇,便跟她解释。
谈起十七伯黎崇,黎青山眼里全是尊敬。
陇西这几年发展特别迅速,不管是文学还是商业。
曾经老一辈,或者说不管男女,都不太赞同女子外出。
更何况是相对迂腐的陇西。
后来,女子进入学堂,女子经商……
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无不在说着黎崇的想法的正确性。
只可惜,明明十七伯在他们这一辈算年纪小的了!
却因为这些年的为国事操劳,越发的苍老。
虽说年纪也大,但也不知足满鬓斑白。
这一次看到黎崇,可以说,端是这般漫不经心的坐在上首,那满身气场,便已经让所有人黯然失色。
仿佛天地间就他一人独尊。
上位者的气息太过明显。
九伯十伯尚且黑发,日日在书院骂骂咧咧,吹胡子瞪眼。
而比他们年轻了好几岁的十七伯,已然鹤颜白发……
都说岁月催人老,而十七伯,完完全全是慧极伤身,操劳病了的。
黎青山为十七伯叹息,有时候他觉得,凭借十七伯的聪明才智,尤其是他的文学底蕴,若是他当初没有进入官场,而是在陇西,只怕如今已然是一方大儒。
只可惜,十七伯心怀天下,所以,他放弃了相对安逸的生活,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
黎糖看着这一幕,不知怎么,居然与有荣焉。
陇西比以前更加繁华,而这繁华的背后,还有阿爹出的一份力,这怎么能不让黎糖开心呢?
一路上,从山脚往山上走。
似乎所有的寺庙都喜欢建立在山顶上一般,要给人翻山越岭,苦尽甘来的感觉吗?
好在这点路程,难不倒武功不错的黎糖。
沿路爬上去,因为两边风景不错,修建了不少的亭子,亭子里不少男男女女,似乎在对对子,猜谜语,对诗……
女子跟着把酒言欢的模样,让黎糖会心一笑。
阿爹从不反对他们几个女孩子跟丁一班的男同窗们一起出去玩,甚至还会给丁一班的学生们的开小灶。
黎糖知道,阿爹心里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他坚持着自己的观念,且容易接受新事物。
只是可惜了!
阿爹的风华正茂和满腔抱负,都未能遇到明君,所以跟着吃了不少苦。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在那些年蹉跎了岁月,再也无法回到当初。
他没了当初的雄心壮志,身体也每况愈下。
尤其是黎糖此番前来,看到了几位伯伯,明明比阿爹年纪大了很多,可是他们身体依旧硬朗。
她的阿爹,明明是算小的那几个弟弟了,却比伯伯们还要老。
年轻时留下的创伤,终究会在老的时候全都还回来。
终究还是,阿爹将一腔抱负,全都埋藏内心深处了!
“真好,阿爹应该多出来走一走,这盛世,如他所愿了!”
黎糖看着眼前的画面浅笑,她知道,阿爹会喜欢这样的陇西。
看到陇西的这般景色,这般风气,阿爹会兴高采烈。
他的一己之力,终究还是对东陵有了影响。
黎糖欣赏着这幅和谐的景色。
殊不知她也早已成了别人的风景。
明明黎糖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已经带了帷幔,只可惜,山上风大,帷幔被轻轻吹起,倾城绝伦的容颜不经意间被人看见。
那人只觉惊为天人。
不过黎糖习惯了这样的目光,所以打量了一会儿,见黎青山休息得差不多了,这才抬步继续往寺庙走去。
看到黎糖容貌的男子下意识的跟了上去。
“唔……”
男子伸手捂住头,光看人去了,没注意到眼前的树。
男子捂着头痛得直吸气。
眼睛却依旧看向黎糖离去的方向。
这世间居然还有那么疑是仙女天上来,回眸一笑胜星华的女子。
哪怕这会儿那宛若仙女的女子并没有笑,但还是让男子惊艳。
“好一个灿如春华,姣如秋月的女子!”
男子的手从额头放了下来,痴痴的看着黎糖的倩影。
会心一笑。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这福源寺,当真是来对了。”
男子感叹完毕,大步向前。
这让他汗流浃背的福源寺阶梯,这会儿都是浮云。
寺庙外面有一棵大大的银杏树。
估计有上千年的历史年轮,所以特别粗壮高大。
银杏树上挂满了各种红布条,有的写了字,有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