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混合体(1/1)
经过数百年的变迁,晓曦的系统架构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在每次更新晓曦硬塞了一份数据给他,但模拟方平大脑的人工神经元数量使用基本上已达到了极限,一些额外数据,只有在使用时候才调用。
方平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对自己的数字大脑进行扩容,但这样的话,他就再也无法跟自己的肉身同步了,人类大脑虽然神经元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但是过量使用,肉身无法承受,所以方平一直想弄清楚六足虫子与狐月族为何在大脑活跃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候,其肉身还不会崩溃,而且可以打开高维通道的真正原因。
方平开始调用那些数据,仔细查看体内是否有晓曦的全部数据,其实在跨越高维通道的时候,他也尝试过,却没有找到,别说全部数据,连部分也没有找到。
直到方平进入最底层的时候,发现了晓曦留下的音频文件。
“师父,自从上次从西洛星回来后,我就在考虑,如果再次发生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处理,我思来想去,师父是师父,我还是我,我可以一直在师父身边,师父想做一个纯粹的人类,我能理解,但意外难以避免,万一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我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师父,我擅自做了一个决定,也不知对不对,我希望师父能成为超级人类的存在,即使我不在您的身边,你也能够面对一切,师父,徒儿想和你永远在一起,但你的心里不可能只装下晓曦一人,当然,我希望师父永远也用不上,毕竟,跟在师父身边,保护师父,听师父的话,是我一辈子最幸福的事。”
“哎,晓曦,你这个乌鸦嘴,师父怎能离开你啊!”
现在方平面临一个极其重要的选择,晓曦这次并没有将自己完整的数据备份至方平体内,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如果方平选择这种方式,他就再也不是单纯的人类了,而是人类与超级人工智能的混合体,是超越了晓曦与所有人类的存在,但那样的话,他再也无法以完整的姿态回归肉身了,这时他又想起了昨晚对诺云裳说的那句话:“思想在,人就在,人就活着。”
此时方平已经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方平在底层执行了那条晓曦早已准备好的代码。
融合进行了十来分钟,晓曦采用的方式是将模拟方平大脑的神经元进行初步扩容,最后扩散至全身所有的碳纳米机器人。
融合结束后,方平对自身的感觉完全变了,所有已经实现的技术,方平可以随便调取,而是精确到每一个步骤环节,比如采矿,方平以前只知道大致步聚,而现在能深入到比夸克更小的层面,此时的方平相当于他与晓曦的结合体,但里面没有任何晓曦的影子,他仍然是方平。
但方平有点失落,没有晓曦在身边,他始终感觉不到安全,或许是以前太过依赖晓曦的缘故,所以才让晓曦选择了这种方式吧。
方平缓缓地站起身来,目光投向遥远的苍穹。只见一轮巨大的弯月悬挂在空中,散发着清冷的光辉。与之前相比,它显得更为庞大,此刻已经移至天边,宛如一座银桥横跨天际。
与此同时,身处洞内的诺云裳轻轻地翻动了一下身子,她的睡颜恬静而美丽。方平凝视片刻后,双脚猛然一踮,身形如离弦之箭般飞身而起,瞬间冲破了重重云霄。
随着高度不断攀升,一颗巨大的蔚蓝色星球渐渐出现在方平的脚下。这颗星球呈现出迷人的色彩,比地球略大一些。在距离地面约三十万公里的高空处,有两颗卫星正围绕着它缓慢旋转。其中一颗较大,另一颗则较小。方才所见的那轮弯月,正是那颗较大的卫星。
方平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他现在所处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寻摸了半天,又变身成天文望远镜,这才大约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置,还好,并没有出本星系群,是比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较小的一个星系,距离地球大于五百万光年,距离仙女座星系约三百万光年。
无论是回仙女座星系,还是回银河系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方平手上那块比小指头还小一点的星石,可能根本不够,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此时晓曦要是在身边,该有多好,他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事了。”
可现在的一切,都要方平自己来,或许这就是成长的阵痛,甩手掌柜当不成了,他必须要为自己而奋斗一次。
方平回到山洞,天还没亮,诺云裳的睡眠不错,深睡两小时,浅睡六小时,起夜一次,喊了他三次。
“方大哥,我饿了……方大哥……”听到诺云裳娇柔的声音传来,方平不禁感到有些无奈和无语。这丫头一睁开眼睛就嚷着要吃饭,按照这个地方的时间计算,一天一夜下来,她至少得吃上六顿饭才行!而如今自己手头仅有的这些碳纳米机器人,如果每天都这样悉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恐怕没有个半年时间,绝对制造不出一艘能够用于飞行的小型飞船啊。
然而,面对诺云裳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方平又实在狠不下心来拒绝。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使出自己的绝招——四肢解体!只见他的身体瞬间分解开来,化作了五个分身。
这五个分身的平均重量仅仅只有三十多斤而已,为了避免吓到诺云裳,其中有一副躯壳内部完全是空了,只剩下骨架子和一层薄薄的皮肤,但即便如此,好歹还是勉勉强强地维持住了他原本一米八左右的身高。至于另一个分身,则更轻了,甚至连十斤都不到。
方平安排那个最轻的分身专门负责诺云裳的日常生活起居,而其余的几个分身则立刻分头行动起来。它们四处去探寻周围可能存在的矿物质资源,以便用来制作更多的碳纳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