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黄府恢复原貌,匡爷爷寿终正寝(2/2)
钱懿臻、匡爷爷已经做好了去北京黄府的所有准备工作,就等王敏和孩子们旅游归来,立即出发去北京了。
姥爷鲁开普提醒道:“懿臻,匡老爷子已经九十三岁了,尽量不要出远门了。俗语曰: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姥姥陈雅鹭解释道:“中国传统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体现了对高龄长者的关怀与谨慎态度。”
(1)七十不留宿,指对七十岁以上的长者,尽量避免留其在家中过夜。因高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陌生环境易引发意外(如起夜摔倒、突发疾病),主家恐担照护不周之责。
(2)八十不留饭,对八十岁以上长者,不轻易留其用餐。饮食需考虑消化能力与禁忌,且用餐时情绪波动(如谈笑噎食)风险增加,主人需格外谨慎。
(3)九十不留坐,九十岁老人久坐可能导致气血不畅,起身时易头晕跌倒。此句提醒避免让高龄者长时间静坐,应适时协助活动。”
话音刚落,郝霞大嫂急急忙忙赶过来说:“鲁姥爷,您快去看看吧,因为要去北京参观黄府的事,匡爷爷兴奋加激动,昨晚一宿没睡觉。
今天早晨,吃完早餐,说是犯困,自顾自的回房间补觉去了,中午,小王喊匡爷爷吃饭,匡爷爷说,还没睡够呢。现在马上就到吃晚饭的点了,匡爷爷还没睡醒呢,是不是生病了?”
姥爷鲁开普说:“走,我去看看,匡老爷子什么情况。”
姥爷鲁开普牵着姥姥陈雅鹭的手,缓缓的来到路府匡爷爷的房间,小王起身说:“鲁爷爷,匡爷爷不知怎么了,一直睡觉,总也叫不醒。”
姥爷鲁开普、姥姥陈雅鹭、钱懿臻来到床前,只见匡爷爷静静的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嘴微张,一副正在熟睡的表情。
姥爷鲁开普给匡爷爷把了脉,脉缓,鼻息弱。姥爷鲁开普用目光,迅速扫了一下钱懿臻、郝霞大嫂、姥姥陈雅鹭。
姥爷鲁开普悲伤的摇摇头说:“匡老爷子,已经走在去西天的路上了。”说罢,紧紧握住匡爷爷的手,轻声说:“匡老哥,您走好!”
钱懿臻问:“姥爷,要打120吗?去医院急救!”
姥爷鲁开普说:“不用急救,匡老爷子走的很安详,过多干预会增加痛苦。临终阶段,切忌实施心肺复苏,可能造成肋骨骨折等创伤,需尊重自然规律。
临终阶段身体已无法代谢,强行输液、喂食可能加重痛苦,需尊重自然规律。但是现在天气炎热,匡老爷子的子女都在外地,赶过来奔丧需要时间,遗体保存是个问题。”
钱懿臻朝姥爷鲁开普点了点头,出门,给省人民医院打去电话,咨询了关于遗体存放的有关事宜。
钱懿臻打完电话后,回陈府卧室,找出电话簿,分别给匡辰伯伯、匡熙伯伯、匡瑜姨姨打去电话,报告了匡爷爷去世的消息,并请他们速回北方省城安排匡爷爷的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