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兰英(2/2)
“哪里的话。”王怀此刻强提着精神,将父子二人让进屋,待六郎给王怀行完礼,三人分了宾主入坐后,王怀一边叠连声命人“看茶”,一边说道:“这不是一会还要进宫回话嘛,我也懒的换来换去了。”
当二人寒暄了几句后,王怀看着坐在杨继业下手坐着的六郎,关切的问到:“延昭呀,我听说你这就跟着哥哥们进军营了?虽说你是将门之子,可是毕竟你只有十三岁,年纪还是小了些!”
六郎见王怀问自己,连忙起身回话,说:“侄儿知道自己年纪尚小,但是我也曾听说甘罗十二拜相,周瑜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我自然比不上这些古人,但是现在大敌当前,能早一点替父分忧也是作儿子的一点孝心。”
王怀听了六郎的一席话后,见六郎虽然年少,却举止稳重,落落大方,心中很是高兴,赞许的笑了笑。但是随即想起了大宋在宋汉边境的不断增兵,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他端起茶几上了一杯茶,只是看着,却不喝,大厅里一时沉静。忽然王怀突兀的问道,“贤弟,皇上还是决定增加给辽国的岁供?”
杨继业见王怀神色严重的问自己,这句话又说中了自己心中的心事,不禁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呀,太原城方圆几百多里都在闹蝗灾,百姓活都活都活不去了,可是为了请辽国出兵,皇上还是决定增加赋税,这样下去不用宋兵来攻,恐怕百姓自己都要造反了。”
“贤弟,你是皇上的亲信,只有你的话皇上才能听。这次你一定要劝劝皇上。他赵匡义固然对我北汉垂涎三尺,但是那辽国人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不能前门拒虎,后门迎狼呀!”王怀前倾着身子,略带急切的说到。
杨继业出了一阵子神,无可奈何的说:“我早就劝皇上了,可是,唉!皇上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等过两天我再试试吧。老兄啊,这次皇上派你去易州,说不定一,两个月就把你召回来了,你把嫂夫人和千金也一起带着干什么?山高途远的,不如让她们母女二人就住在我的府上,有我夫人照顾她们,你也应该放心的,还省的搬来搬去。”
王怀苦笑一声说:“我劝谏的次数多了,皇上是不想见我,所以才派我去易州的。我这一去就没有打算回来。至于她们母女。。。唉,兰英从小被我惯坏了,还是放在我身边,让我再管教她两年吧。”
还未等杨继业答话,就见王夫人笑着从内室走了出来,连声说:“这个哥两个别光顾着说话,尝尝我家兰英泡的茶。这可是我专门托人从云南买的呢。兰英呀,”王夫人扭头喊了一声;“快给杨大人和六公子到茶呀!”
身穿着曳地长裙的兰英站在幔帐的后面,怎么样都觉得别扭,听见母亲叫她奉茶,忙急忙从小丫头手中接过茶盘,近前几步来到杨继业的跟前,双手托起托盘规规矩矩地说道:“杨伯父,请用茶。”杨继业笑笑,伸手从上面茶盘上端起茶杯来,呷了一口,说:“不错,真是好茶。令千金的手艺不错,这茶泡的五色出众。好!”
敬完了杨继业的茶后,兰英转过身,正准备走前几步接过丫环手中早为六郎准备好的茶时,却没想到步子迈的大了一点,一不小心踩住了自己的裙角。还不习惯这个装扮的兰英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整个人冲着六郎就栽了过去。
六郎一见兰英被绊倒了,眼明手快的一下扶住了兰英,急切的说:“王姑娘,你没事吧!”
兰英一抬头,看见六郎正关切着看着自己,那双眸晶莹闪烁,年纪虽少,却英气中带着儒雅,不由的心中一动,只觉得晕赦满颊,脸一下就红了,头也不敢抬的小声说:“没事。”然后一转身提着裙子跑进了内室。
在她放下帘子的时候,兰英不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却见六郎正冲着她微微点头一笑,那一雙俊秀眸子柔和得如同春水一般。看着他的笑容,兰英那原本如平静池水一样的心情,突然被一种奇怪的情绪扰乱,泛起层层波纹,让她一时间不知所以。
“我会嫁给他?”兰英忽然有些不舍放下帘子,脸更红了些。
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初見時如同春風的笑容,已经不知不觉地潛入她的心菲,在随后的四十年中,让她不时的想起,无法忘却。
这个小小插曲一扫原本客厅中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杨继业和王怀夫妇又聊了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后,这才带着六郎,起身告辞。
躲在幔帐后面的兰英看着夕阳下六郎的硕长背景,忽然很希望六郎能回头看看自己,可惜直到六郎的身影消失在房屋的拐角处时,六郎也未回头。兰英不由的觉得有些失望,泱泱的回到自己的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