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现实问题(2/2)
头发也变得稀疏而花白,原本挺直的脊背如今也微微弯曲。
无论如何他都要开口,既然做了族长,他理应挺着,就像老族长一样。
不过,此事他也只能引导,却是不能代替任何人做主,尤其是在这种紧迫时候,更是如此。
“要不,还是救济一下吧!村口不少都是妇孺,大人饿两天没什么,可这孩子挨饿不得啊。”一位心慈面善的族叔,犹豫了一下,率先提议道。
他的眼神中满是不忍,他家中小辈便不少,想到那些孩子挨饿受冻的模样,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他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颤抖,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脸上写满了忧虑。
“族叔你这可不行,一旦咱们开始施舍,那他们还会离开吗?万一赖在咱们村子,咱们难道还能让他们一直吃白食不成?”立刻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语气坚决。
在他看来,一旦开了救济的口子,后续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他站起身来,情绪激动,声音也不免提高了几分。
“对啊!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有收成,万一继续遭灾,那我们岂不是也要出去要饭去?”另一个年轻人也附和道,脸上满是担忧。
如今村子自身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实在没有能力长期供养这些外来的流民。
所有人都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与不安,仿佛被这沉重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
“说的是,这年头谁还没饿过肚子,当年族长带着咱们出去逃荒,都走到了兖州地界,现在他们在家门口就想不劳而获,想得美。”又有人回忆起当年逃荒的艰难岁月,心中满是感慨,觉得这些流民不应该如此轻易地就想得到帮助。
裕老头也陷入了回忆之中,眼神有些迷离,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苦的日子,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
“就是,现在顾自己都难,哪里还顾得上外人。”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显然,在祠堂里参与商议的人中,拒绝救济的人占据了大多数。
他们的话语虽然有些冷漠,可也是出于对村子现实情况的考虑。
祠堂内,气氛变得紧张而压抑,众人的争吵声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回荡,烛火也被这股气流吹得摇晃不定。
王清晨坐在那里,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川”字。
族人说的虽然有些道理,可真的要见死不救吗?他的内心在苦苦挣扎,一边是村子的安全与族人的生计,一边是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流民。
尤其是那些无辜的孩子,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村口那些孩子瘦弱的身影,他们冻得通红的小脸,满是渴望的眼神,让他的心像被无数根针扎着。
尤其是他刚刚做了父亲,对于这种感情更有体会。
他的双手紧握成拳,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嘴唇微微颤抖,却始终没有说出话来。
祠堂里,劈啪作响的火光逐渐被寒夜一点点吞噬,原本明亮的空间变得有些昏暗。
族人们一个个神情凝重,在这昏暗的光线下,他们的脸色显得更加深沉。
显然,多数人心中已经有了决断,那就是拒绝救济流民。
王清晨沉默不语,王父坐在一旁,看着自家儿子,心中说不出的担忧。
他了解儿子的性格,善良且富有同情心,如今面对这样的难题,他担心儿子会因为坚持救济流民而与族人产生矛盾,陷入两难的境地。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关切,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