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长公主(1/2)
北明有且只有这么一位公主,能被人称为长公主。
哪怕秦扶清之前曾和长公主通过书信,可他仍旧不知道,原来长公主竟是这般年轻。
梁昭月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的年纪,保养的很好。
她是景帝最小的妹妹,又与陛下一母同胞,陛下登基时,她不过五六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出生时太后年纪不小,她一出生身体就不太好,从娘胎里带着弱,被百般呵护着长到成年。
成年后,梁昭月也并未外嫁,而是由陛下在百官之中为她挑好贤婿,在京中置办宅子。
可惜长公主的婚姻不太顺利,她的第一任夫君,与她成亲不到三年,从马上摔下来不幸身亡,陛下再赐婚时,给她找了个身强力壮的夫君,谁知有过几年,竟然在游船时酒醉掉入河中淹死。
第三位,第四位……
梁昭月的驸马一个接一个,可惜每个都不能善终,并且一任比一任寿命短。
除了和第一任驸马生下一个女儿,后面梁昭月再未生育。
如今算起来,长公主的千金也待字闺中,且其性格与其母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长公主的婚事坎坷,从一开始百官心动,都想做驸马,到后来对她避之不及,甚至有人在京中传谣言,说长公主命中克夫。
后来这些人被陛下揪出来,杀了一些,谣言才逐渐平息。
有人看不惯长公主娇纵任性,多次上书想要景帝惩治他的亲妹妹,景帝都视而不见。
作为全北明最接近自由的女性,梁昭月的很多思想和行为也很特别。
比如资助贵妇办女子私塾。
她喜弄风月,连带着对文人也有几分怜爱,却又因办女子私塾,引得那些文人对她夸赞又不满。
总而言之,长公主是个复杂且任性的人。
不管她在百官之中的风评如何,在景帝面前,长公主说话非常有用。
因为除了身份尊贵以外,长公主从不插手朝政之事。
她和每位皇子都保持着该有的距离,作为姑姑对每位皇子一视同仁,由于其低微颇高,求她帮忙在陛下面前说好话的皇子并非没有,一直有皇子试图拉拢她。
可梁昭月从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也不会去帮助任何人。
她身份高,地位高,却又在政治一事上保持高度敏锐。
即使早已不是当年几岁的小女孩,可在陛下心中,想来她一直都是陛下孤家寡人心中最柔软的家人存在。
秦扶清对长公主的了解,几乎都来源于长公主身边的女官。
当初秦扶清在青州开办女学,缺少人才,在乔夫人的引荐下写信给这位尊敬的长公主,不仅收到了长公主的回信,同时还收到她的帮助,一位精通医术的女官,以及一些银钱。
秦扶清把这些事情记得很清楚,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长公主很是感激,一直以来都想找机会见她一面。
只是没想到这一面竟是在这种情形下见到的。
素琴反应最快,最先给长公主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