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得胜归》曲(2/2)
刘备在黄河边的季汉大军,本就是半真半假。
除了关羽在南面的十万人马没有动外,刘备亲自在黄河沿线,带着民夫挖战壕,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季汉重臣的旗帜,都在此间。
曹丕那边,真不敢动。
毕竟,他能亲眼看到刘备本人,看到季汉各个重臣大将的旗帜。
虽然看不到这些重臣大将何在,可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些人不可能把刘备一个人卖在黄河边,来和他对峙吧。
就是打窝,也没有拿主公,拿皇帝来打窝的吧。
正常逻辑下,那就是季汉的这些名臣大将,带着军队埋伏起来,在密谋什么。
而且对方还藏的不错,反正他们这边,是一点破绽没发现。
这种情况下,是个正常逻辑的人,就不会轻举妄动。
但是结果呢,刘备不过是带着几十万民夫,在黄河边上虚张声势,挖战壕,设拒马,故意穿着显眼服饰,让对面发现自己。
季汉精锐主力,早就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悄悄转移。
这在诸葛亮给刘备建议,让刘备下令士颂去攻关中时,他就算计好了。
在他看来,士颂和曹魏争夺关中,曹魏这边,必然会有从洛阳调兵支援的想法。
而后,季汉这边也故意配合,弄出一副刘备亲自率军,所有人都在黄河下游,和曹丕对峙的假象。
目的就是让曹魏这边,能放心大胆地从洛阳调兵。
而司马懿的胆子,不是一点大,他直接把洛阳的兵,调空了。
季汉的情报机构“军议司”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由洛阳地区,心向大汉的世家传递了出来。
而在赤壁之战后,消失不见的刘晔,早已经秘密成为了季汉的宗正。
说起来,他可是正正经经地刘秀后人,现在回归季汉,再次为刘氏江山出力,他也是干劲十足。
他和诸葛亮,或许还有诸葛亮那心思巧妙的老婆黄月英一起,根据武陵书院墨家的研究基础,改造升级了霹雳车。
之后,这支霹雳车部队就一直被雪藏起来,不停的囤积“弹药”资源。
直到洛阳方向消息传来,诸葛亮知道,机会来了。
这改良版的霹雳车,帮助季汉,配合诸葛亮一夜堆土成山的奇谋,在洛阳东面的虎牢关下,堆土成山,而且还是两条通道!
张飞和赵云,带着部队,就和比赛一样,看谁冲得快,就这么顺势杀上虎牢关。
虎牢关既下,空虚的河南尹中,响应大汉王师的世家们,也都站了出来。
季汉军队,轻轻松松,拿下了被曹魏苦心经营,好不容易恢复繁荣的河南尹,占据洛阳。
当然了,季汉派出多少军队,赶到这函谷关,那就不得而知了。
回到函谷关下。
听到赵云的话,士颂心头大怒,把我当傻子玩呢?
“诸葛村夫,欺人太甚!”
自己在关中,和曹魏军队打生打死,自己损兵折将,耗费钱粮,好不容易击退司马懿,灭了曹魏在黄河以南的主力军队。
结果呢,自己辛辛苦苦,不过是占据潼关以西,勉强占据长安。
季汉这边呢,诸葛亮什么都没做,趁着曹魏在洛阳的主力军团,被调到西面,去算计自己的时候。
他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洛阳。
“赵云!”
士颂怒吼一声,问道:“诸葛亮何在?让他出来说话。”
赵云见士颂有些气急败坏,只是淡然笑道:“楚王何须动怒。丞相说过,如今天下,当勠力同心,北灭曹魏,辅汉安刘,造福万民。”
“楚王亲手斩杀逆贼曹操,有大功于社稷。季汉上下,自然敬重,故而也请楚王自重,莫要失了身份。”
“哈哈哈,哈哈哈。”士颂被赵云的话给气笑了。
明明是你们算计于我,明明是你们得了便宜,然后你们还要站在道德制高点,数落我士颂没有心胸,不顾大局。
“你们抢了我的地盘,然后告诉我,我不应该发怒,不应该痛斥你们,因为这样做会让我有失身份。然后,就是我没有道理了,呵呵呵,还真是会强词夺理,倒打一耙。”
“你我都知道,这样的掰扯,没有意义。”
士颂马鞭遥指赵云,吼道:“赵云!你个不要脸的憨货!我只问你,这函谷关,还有后面的洛阳城,你让是不让。”
《得胜归》的演奏,早已停下。
赵云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这世上,蹬鼻子上脸,当着他赵云的面,指着他骂的人,他从来不会让对方活过当天。
也不是赵云心胸不行,只是很少被人骂的人,忽然被人指着鼻子骂,很容易上头。
心头火起,大怒不止的赵云,握紧亮银枪,抬起头颅,也不装了,冷笑几声。
说道:“士颂小儿,别给脸不要脸。听你的口气,想要翻脸不成。”
“你自己计不如人,被我家丞相算计,就乖乖认下便是,这函谷关内,有我季汉十万雄兵。你若心中有气,只管来攻。”
“明年的今日,便是你士颂的祭日。”
别说士颂了,楚军这边,上上下下,谁人不气。
“诸葛亮!”
“诸葛孔明!”
“诸葛村夫!”
士颂忽然高声叫喊起来,但他叫唤许久,函谷关内,没有丝毫反应。
“你小子再不出来,老子真就翻脸了!”
“你真以为,我不敢同时和曹魏季汉开战吗?你真以为,我对你们这种无赖行为,束手无策吗?”
“乖乖让出洛阳,否则我必率军杀入,刘备那大耳贼,真以为有中原世家门阀的支持,就能挡住我的军队吗?”
士颂越骂越狠,楚军将士,也都纷纷举枪拔刀。
函谷关上,赵云看情况不对,也默默退下,把城楼交给了自己的副将守护。
他已经带着新组建的白马义从骑兵,在函谷关关口,做好了冲锋准备。
“攻关!”
函谷关外,愤怒到极致的士颂,最终,还是下达了攻关的军令。
“吼吼吼!”
楚军各部,也发出怒吼,作为回应。
刀枪出鞘,寒光凛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