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弥补(1/2)
一旁的施工队队长听到这话,面色瞬间慌张起来,他急忙摆手说道:“书记,不能炸啊,这是我们辛辛苦苦挖出来的。”他又急切地看向李雪,眼神中满是恳求,“李技术员,这非炸不可吗,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个矿石了吗?这条隧道可关乎着我们巴中的未来啊!”
李雪还没开口,李丰就沉声解释道:“我妹妹来自国家最高级别的科研单位。她们随便研发出一个东西,都够我们巴中挣几年的,对国家的贡献更是远超我们。只有国家好了,我们才能踏实安稳的发展。所以,这隧道非炸不可。”李丰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大局的理解。
施工队长闻言,瞬间沉默下来,愣在原地不发一言。他低下头,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李丰说的道理,可让他就这样放弃自己和工友们辛苦劳作的成果,实在是难以接受。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大家在隧道里挥汗如雨的场景,那些艰辛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李丰说完看向李雪,神色坚定地说道:“小雪,联系你们单位吧,让他们过来组织开采,我们全力配合。”“好。”李雪欣喜地转身,准备去联系单位。
李丰又及时叫住了她,眼中满是期待地问道:“对了,这稀土矿大概什么价格?”李丰想着,若是这稀土矿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炸掉隧道的损失,也能为巴中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李雪苦笑一声,转过身凝声道:“哥,你是不是忘了,我国境内的矿产全部属于国家所有,普通矿产地方政府能自主开采处理。但稀土矿是稀有矿产,被列入了国家珍稀矿产名录的。一旦发现,全部由国家处理。”
李丰面色一僵,仿佛被泼了一盆凉水,透心凉。他前世可没了解过这些,今生也没关注过,到了巴中任职就知道巴中有一些矿产,可以自主开采。哪想到会有这种规定。“也就是说,我们没有任何补偿和经济收益。”李丰凝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和失落。
李雪尴尬地点点头,轻声说道:“客观地说,是这样的。而且,这里的稀土矿储量应该不小,四五年内,我们单位都会在这里驻扎。你们要修铁路,也只能改道了。”
李丰闻言心中一沉,本以为是好事,哪想到一分钱没捞着,反而还亏了不少。不仅之前投入在隧道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付诸东流,就连规划好的铁路路线也要重新调整,这无疑给巴中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李丰站在原地,望着那座承载着希望又即将被炸毁的隧道,心中思绪万千。他想到了巴中老百姓对铁路的期盼,那是他们走出大山、走向富裕的希望之路。如今,这个希望似乎变得更加遥远了。但他也清楚,国家对稀土矿的管控是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是为了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他作为巴中市委书记,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国家的工作。
李丰深吸一口气,转身对施工队长说道:“通知大家吧,做好炸隧道的准备。虽然很可惜,但这是国家的需要。我们巴中人民向来都是顾全大局的,这次也不例外。”施工队长默默地点点头,虽然心中还有些不舍,但他也明白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李雪很快联系上了单位,向领导汇报了这里的情况。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立刻安排了专业的开采团队和相关设备,准备奔赴巴中。李丰也迅速组织巴中的相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小组,全力配合国家的开采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施工现场一片忙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炸隧道的准备工作,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为国家奉献的自豪。李丰每天都会来到施工现场,亲自指挥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他与工人们一起搬运炸药、检查设备,以身作则,鼓舞着大家的士气。
炸隧道的那天,天空格外晴朗,万里无云。李丰、李雪和施工队的工人们都站在安全距离外,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随着一声巨响,隧道瞬间被炸开,尘土飞扬,碎石四溅。那声音仿佛是巴中人民对过去努力的告别,又像是对未来挑战的宣战。
炸完隧道后,国家的开采团队迅速进驻。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开始对稀土矿进行有条不紊的开采。李雪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开采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她与开采团队的成员们一起研究矿石的特性,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巴中的老百姓们虽然对隧道的炸毁感到惋惜,但他们也深知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并且积极配合开采工作。有的老百姓主动为开采团队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有的则参与到相关的辅助工作中,展现出了巴中人的团结和奉献精神。
李丰并没有因为隧道的炸毁和铁路改道而气馁,他开始重新规划巴中的发展蓝图。他组织专家对巴中的地理环境进行重新勘察,寻找新的铁路路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地形复杂、资金短缺等。但李丰没有退缩,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同时发动巴中的企业和群众,共同为铁路建设贡献力量。
李丰还利用这个机会,推动巴中的产业升级。他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巴中的发展速度会受到限制。于是,他开始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本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亲自与一些知名企业的负责人洽谈合作,为巴中的发展寻找新的机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