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超级都市法眼 > 第1301章 巨鼎

第1301章 巨鼎(2/2)

目录

两位老爷子和藤轶同时发出一阵惊呼,傻愣愣呆在那里。

“鼎,这是一尊鼎。”

贺老爷子突然发言,第一次当面驳斥了自己最尊敬的大哥。

“是啊大哥,藤轶这小子手脚比你灵便,交给他,你就放心好了。”

可接下来,更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刘宇浩只轻轻拍了拍落在身上的石屑,淡淡一笑,道:“没事,那玩意刚才没挨到我,那啥,藤轶别愣着啊,赶紧把电源关喽。”

甚至,老爷子已经在心里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但在某些“有心人”来讨要刘宇浩亲手炒制的那些颇具神效的金骏眉时,都被贺老爷子摇头拒绝,就连处理茶叶残渣的工作,老爷子也只交给刘洋一个人去办,其他任何人都不得经手。

鼎,胎于原始时代的陶鼎。

如此“掩耳盗铃”之法,未尝不是老爷子保护刘宇浩的一种手段。

齐老爷子看的目瞪口呆,好几次都忍不住让刘宇浩中途停止工作,上前轻轻抚摸着已经显现出原形的青铜鼎,情绪也难免出现异样的激动。

别人或许不敢在贺老爷子面前如果“猖狂”,但齐老爷子却毫无禁忌,摆了摆手把贺老爷子推开,再次扬起木槌轻轻敲击石雕切面。

刘宇浩也发现了贺老爷子对自己起了疑心,不过,这个时候就算打死他,刘宇浩也不会承认自己事先发现了什么。

就在齐老爷子身体快要接近还迷里眯瞪的藤轶之前,刘宇浩侧身腾空而起,堪堪挡在在齐老爷子和角磨机之间。

藤轶怔愣了一下,两位老爷子或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外家拳功夫已经练到了极致,手上的感觉特别灵敏,角磨机碰没碰到刘宇浩,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有刘宇浩和藤轶这两个小辈在场,哪里会轮得到年近九旬的老师干这种粗重的工作,不得刘宇浩拒绝,藤轶便又拾起搁在一旁的工具,笑道:“老爷子,您如果不放心,就在旁边给我指导一下该从哪里下刀,干活的事,还是交给我来吧。”

但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鼎被专门用做典礼或祭祀,故逐渐显得贵重,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有云:“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迁即鼎转换了主人,表示国家政权发生更迭。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突然凝固了。

当然,刘宇浩不会傻到连这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但他仍然选择这样做,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贺老爷子这些年“越活越年轻”,却从来没有与刘宇浩探讨过这个问题。

“刘哥!”

瞥了眼足有两层楼高的石雕,藤轶把话接了过去,但怎么听,都好像底气不足。这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有句话不是说了么,难得糊涂!

毕竟,亲眼所见和道听途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只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刘宇浩如此安排未免有做作之嫌。

刘宇浩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人老成精,未必是什么坏事。

“当当、当”!

看似非常难以完成的工作,刘宇浩和藤轶两人只用了三个小时不到就进行了一半,这个时候,石雕里隐藏的物件基本露出了大概模样。

齐老爷子异常惊讶地脱口叫道。

每一次能“打击”到贺老爷子的机会都不会被齐老错过,定了定神后,齐老爷子大手一挥,道:“小子,你估计一下,这尊石雕今天能全部剖开吗”

“里面藏着东西!”

“啊,宇浩!”

刘宇浩本来还想解释,但见到齐老爷子如此自责,便什么都不说了,嘿嘿一笑,引开话题道:“老师,您刚才发现了什么呀”

最初,鼎的作用是用以煮饭和煮肉,其形为方体或圆体,有三足或四足,便于架在火上烧,腹侧有两耳,便于端持。

要不然,刘宇浩就不会在一开始就向藤轶说出“倘若有人接近就格杀勿论”那种貌似狂妄到了没边的话。

很久以前刘宇浩也曾经从一个石雕里寻得了一件宝贝,而且那件宝贝最后被证实为独一无二的太阳王战盔,当时,齐老爷子虽然觉得非常诧异,但绝对没有今天自己亲眼发现这尊石雕里的秘密来的震撼。

该装傻时千万别故作聪明,既然贺老爷子愿意猜,就随他去吧,反正刘宇浩已经想好了说辞,能忽悠过去就忽悠,实在忽悠不过去了,干脆就打哈哈。

鼎的形象本身具有稳定挺拔的特征,便于赋予它相关的含义。

再到了后来,人们都用一言九鼎来形容言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正说明,鼎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可见一斑。

“大哥,这尊鼎要比司母戊鼎还大出一倍吧。”

看着那气势磅礴的大鼎,贺老爷子同样感慨万千,没口子的赞叹着。

作为政治人物,老爷子此刻内心的激动和震骇远远高过齐老数倍不止,他很清楚,如果这么一尊鼎出现在华夏儿女面前,将会带来怎样的震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