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帮助孤幼者1(2/2)
也就是说田里粮食还没有一根毛呢,米缸里也是如此,借米借银的早就有不少了,光靠等着地里粮食生存的早就满山吃野菜什么的了,过了春天靠着地里红薯、蔬菜也能将就。
去年明明就是丰收年,但是大家过得日子就好像是小灾年一般,好在地里稻子种下了,带着希望过得难日子也比真正的大灾年要好过的多些……
绢花的工钱可以直接拿米面粮油,跟县城铺子里一样的价,县城那马家铺子缺斤少两,可姜玲玲这里还因着熟识关系,把称抬得高高的,不少反多,那每次换粮食可值呢!
姜玲玲比着在兴台县买的价格还是稳赚的,但是她没有资格做买卖粮食的生意,给为自己做工的人用粮食抵工钱确是没问题的。
这几个做绢花的妇人家是不太担心吃不起粮食了,自然有心思想着花大半日时光去县城看看热闹。
“这事我得问问婆婆……”小陈氏两媳妇出了月子了,心里定是想去的。
她们家里做主的还是婆婆孙氏,两个孩子一来,洗衣服尿片等活多了,孙氏只得拿回家做,拿货交货来一下。
几个媳妇约好,就等着姜玲玲家牛车定了,都欢欢喜喜的等着姜玲玲回来。
——青田镇仁善食堂——
姜玲玲给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清洗伤口,乐莹莹给他们破口处上的草木灰,听说穷人直接用这个止血的。
这几个孩子都是附近的乞丐,经常到仁善食堂要些剩菜剩饭吃。
码头固定几个做的好的,力气大的有活干了,像这样的孩子只能靠富人施舍,而青田镇富人施粥这样的大好事,一个月等遇到一次都是难得。
两个孩子可怜,总是被另一群更大一点爱偷抢的孩子欺负,姜玲玲这些人总是把剩饭菜收好,看到她们几个才给,一来二去,两个孩子变成七八个,住在一间破瓦房里。
姜玲玲在镇上有两亩地,靠近大河边,因着容易被淹,现在种植的是水里也好生长的芋头。
从前自家地里的菜不会有人偷的,可现在情况不同了,饿着肚子的人,就是铺子里包子馒头也要顺着偷了,何况是地里种的摆在明面上的。
吃了仁善食堂的吃食,几个孩子投桃报李,那片田地很少被人偷窃,这次是那几个大些的乞丐想去,被这群孩子拖住了,还让其中一个过来报信,铺子离得近,自然很快就赶来哄跑了他们。
这样的事情就是告状官府也没多大用,那些人没有铜钱赔偿,官府也不会留着吃牢饭,即便打几板子,人家饿极了还是会先管肚子,损失最后还是自己咽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