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管你是人是仙穿越了都给我种田! > 第183章 归来

第183章 归来(2/2)

目录

离开山单已将近一年,县里的变化却<typoid=\"typo-2367\"data-tag=\"实-2367\">是<\/typo>不大。

进了西城,他赶紧找到牙行租了个小院当做临时落脚点,用来存放货物,停好车马后便立刻出门,迫不及待地寻找关于“纪清越”的消息。

那场火灾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四郎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纪清越顶着外邦人的面庞来到东城,站在曾经的宅子前,他望着被浓烟熏得黢黑的大门与围墙,无神地怔愣,内心意外地毫无波澜。火灾现场遗留下的废墟似乎已经被清理干净,从院墙外往里看,已看不到露出来的屋顶和树枝。

看来在助燃物的帮助下,大火将宅子里的屋子烧得一干二净。

看过现场后,纪清越又来到县衙附近的布告榜,黄金位置上的摊子仍旧万年不变地卖着胡饼与热茶。

月初的告示早已被揭下,如今展示的都是近段时间的最新消息。

一个胡人在看大黎的布告榜,看起来有点引人注目。

于是纪清越到隔壁茶摊上买了一张饼和一壶茶,有一茬没一茬地闲聊起来。

“客官打哪来啊?可会说大黎官话?”

纪清越扯下饼子的一角,放入嘴里咀嚼,依旧是那生硬别扭的口音:“我来自突骑施。”

摊主老翁点点头,一脸恍然:“难怪会说大黎官话。”

突骑施是大黎西北边境上的一个部落,与大黎交往密切,会说大黎话很正常。

“老翁,听说大黎最近兴起种棉花的风潮,这一趟打算拉棉花种子到长安,不知今年的情况如何?”

听到棉花,老翁哈哈大笑起来,满脸兴奋:“你有所不知,今年是县衙放开种棉花的第一年,一开始所有人都未敢往高处估算,不曾想一年下来竟成果斐然!!!棉种不仅都发芽了,还顺利结出棉花!老翁我穿了一辈子麻布,没曾想有朝一日还能穿到这样柔软暖和的织布!”看得出老翁对棉花做成的织物充满期待。

听到这个意料之中的回答,纪清越低下头,借着喝茶的动作笑了起来。

说完老翁又耷拉下嘴角,忿忿不平地骂道:“可恶的是提供棉种的纪郎君被人给害了!!”

纪清越一脸好奇,催促老翁继续往下说。

“唉,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叫人给害了,县衙贴的第一张告示说是纪清越被人给烧死了,尸骨无存,可过了两日又贴出一张新的告示,说纪郎君是失踪。”老翁满脸可惜,摇摇头,显然对这样的说法不抱任何希望:“也不怪纪郎君的弟弟这般请求,任谁在找不到家人尸骨时都会留存一丝希望……可如今已过去近乎一年了,纪郎君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纪清越顿时了然,一定是二郎……

“说起来不仅是纪郎君是位难得的人才,他的两个弟弟同样出色……”接下来老翁絮絮叨叨地给纪清越讲起两三年前土匪猖獗的那个时候发生的故事……

纪清越摆出一副惊讶的表情,然后被迫重温起那段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发生的一连串惊险的经历。

……

老翁侃侃而谈,最后竟然有些意犹未尽:“李家二郎潜入匪窝救下幼弟及上山剿匪的事早被编作话本子,你若感兴趣,便到酒楼里听一听,比老翁我说得生动!!”

纪清越笑着说“一定一定”,然后又问起他的另一个弟弟。

“嚯哟!李家三郎更是了不得!年仅十八便考过州试!!那可是整个西北年纪最小的举子啊!!”老翁露出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真心为这位素未蒙面的郎君感到高兴与自豪。

从边境往长安走的这一路上,纪清越早就从各个州县张贴的红榜上看到李三郎中榜的喜讯,现在看到一个陌生人这样为三郎高兴,他的心里也是高兴得很。

又聊了一会儿,对县城里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后,纪清越决定告别老翁,去泰安楼看看。他想纵使摊主再怎样消息灵通,也不可能神通广大到知道李家其他人的情况。

萧瑟的入冬时节,县里的人员流动自然不如开春与仲夏,即便如此,仍旧有不少像纪清越这样的胡商,选择留在山单暂时歇脚,等天气好了或开春再前往长安。

泰安楼不愧是在山单迎客多年的大酒楼,这样的天气依旧人来人往。

纪清越掀开大门处挡风的布帘,走进楼内。

明亮的大堂里呈现出座无虚席的场面,胡人汉人共处一室,即便有时语言不通也不妨碍双方沟通,没有什么误会是一杯酒不能解决的。

楼里的伙计将纪清越引至一张空桌,沏了茶。

纪清越进门的第一眼就看到大部分客人的桌上都摆着一道绿叶菜,虽然都是菜色单一的水煮菘菜,但好歹菜量大大多数人都点得起。

于是纪清越招来伙计,询问菘菜的价格。

“嗨,客官您放心<typoid=\"typo-4118\"data-tag=\"吧-4118\">罢<\/typo>,如今整个西北,就属咱们山单这片地方的菘菜最便宜实惠,虽比肉贵,但还是能吃得起的。”伙计示意纪清越放心大胆点菜。

于是他点了一道羊肉一道白菜。

一顿饭下来,纪清越弄清楚蔬菜变便宜的内情。

其实不是蔬菜变便宜,而是白菜开始平民化了,要想吃白菜以外的鲜菜,还是有点困难和奢侈,特别是纪清越“遇害”后,泰安楼火爆的鲜菜生意立刻就遭受重创,后来依靠自家佃农种出的白菜勉强挽回一部分损失。

六月过后,李家开始向附近的百姓出售菘菜种子,并告知种植方法和留种要求,嘱咐种菜的人一定要仔细筛种,这样才有利于将优异的种子以及优异的特性一直保持下去。后来,菜农种出菘菜后将种出来的菘菜卖给县内的酒楼乃至州府,使得周围几个县和州府的菘菜价格降到历史最低点。

如此一来,白菜再也不属于贵族菜。

虽然没有达到纪清越预期所想的情况,但这一改变让他感到欣慰,要不是西北土地实在不适合其他种类的蔬菜生长,短时间很难再推广除白菜以外的蔬菜。

这事倒也不能够一蹴而就,现在山单在忙着种棉花,已经占据一部分耕地,白菜渐渐地也占上一席之地,要保证粮食足够的情况下,才能安全地去种植其他种类的作物。

回到租住的院子,纪清越坐下来,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行动。

要不要给李家人传去消息……告诉他们他回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