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社稷将倾(1/1)
诗曰:
村行十里不见人,鸡不叫,犬无闻。
良田荒芜气萧森。杂草丛生陌上坟。
空巢寂寂风摇树,断壁凄凄月照门。
十室九空无尽恨,背井离乡求生存。
论天下大势,分合有变数,兴亡不由人,社稷将倾,非兵甲不利,战略失误,实乃民心尽失。饿殍遍野,赤地千里,百姓流离失所并非天灾,实乃人祸。朝堂之上,昏君荒淫无道,奸佞贪腐横行;地方官吏巧立名目,刮地三尺。天怒人怨,招惹无尽业火,有义士愤然揭竿而起,更有下山救世的道家弟子加盟,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蛮夷外邦趁火打劫,侵犯边疆,烧杀抢掠,官军怯战落荒而逃,数路民间义军凭借着对家园的热爱,殊死抵御外侮,虽英勇无畏,却是螳臂挡车,铁蹄之下,尸横遍野。
蛮夷国主嚣张跋扈,欺我华夏无人,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朔北狼王得意忘形,带领五千狼骑孤军深入,妄想横扫中原,一路趾高气扬,耀武扬威。
响马寨大当家吕有为早已盯上了他们,设好圈套等候,朔北狼王的骑兵确实厉害,吕有为吩咐手下兄弟们千万不要硬碰,用小队人马试探性的交锋,便假装溃败四下逃窜,朔北狼王不屑一顾,一路追击冲进了火器的伏击范围,响马寨得山谷地利之形,居高临下关门打狗,当野蛮的武力遭遇文明的火器,朔北狼王的铁骑注定是全军覆没。
北蛮狼主大怒,发兵十万铁骑,由手下大将猿霸天、单于熊兵分两路,誓要血洗中原。一时狼烟四起,战鼓雷动,华夏大地再次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
由于持续战火纷飞,人间华夏地界大乱,无数百姓命数未终,无辜枉死,进入枉死城,天上人间地府皆是怨气冲天,引起蝴蝶效应,六道轮回一时之间秩序混乱。
前不久,幽冥血海受到世间业力的牵引导致沸腾,血色的海水波涛汹涌地翻涌着,上古妖神相柳顺着海潮来到了幽冥河畔,皮糙肉厚的它无视一切物理攻击,它张开血盆大口,吞食了不少阴兵鬼差,得到不少鬼仙法力的滋补,相柳又进入剧毒的弱水,庞大的身躯又拱得弱水倒流,导致忘川河血水暴涨,奈何桥不堪重负众生的无尽业力,突然倒塌。
地狱一些鬼王趁混乱造反,小鬼杀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镇压暴乱时都负了重伤,十殿阎王与四大判官苦苦支撑。定光欢喜佛那只长耳兔子,使用天耳神通,时刻监听着三界的动静,如今地府混乱,他喜出望外,正好多制造一些麻烦,转移仙界与佛界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暇顾及,为我欢喜禅一脉多争取些生存空间。他趁混乱悄悄潜入地府,斩杀了狱卒,打开十八层地狱,放出好多凶神恶煞,这下可惊动了五方鬼帝,调兵遣将赶赴过来帮忙。
另外一边,妖神相柳口吐腥臭难闻的毒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中招的阴兵鬼差,无不痛苦的哀嚎,很快化为一缕青烟,彻底消散于世间,比打进十八层地狱,还要可怕,这是真正的魂飞魄散,永不超生。
天下大乱,无数枉死冤魂怨气冲天,无法进入轮回,冥界枉死城人满为患,时时引发骚乱。好多冤魂生前都是老实巴交的黎民百姓,命数未终,遭遇饥饿、瘟疫、战乱等各种无妄之灾枉死,有无数心愿未了,不肯接受现实。
为避免三界大乱,仙佛两界摒弃门户之见,纷纷出手。仙界的太乙救苦天尊纵有大神通,照破九幽的慈悲之光,难消世间怨气。佛界的阿弥陀佛,空有浩瀚慈悲愿力,难渡执念之魂魄。
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与地藏菩萨联手,在奈何桥河畔建立了一个“坛城”,常寂大师与数位阿罗汉护法,观音菩萨左手持玉净瓶,右手挥动着杨柳枝,滴滴甘露如绵绵细雨,超渡无数枉死亡魂暂时进入“蒙界”,作为临时的栖息之地,上古万佛之祖的舍利之光安抚着他们。
地藏菩萨则不停持诵“灭定业真言”,口中涌出金莲万朵化为一条玉带,横跨在忘川河上,形成一个强大的结界,挡住了妖神相柳。地藏菩萨以慈悲愿力与功德之力结成的金莲结界,有强大的净化能力,能克制相柳的污秽,金莲漫天飞舞,落在它的躯体,如鞭炮般炸裂,它感觉到一丝疼痛,潜意识警告它危险,它懵懂的返回幽冥血海。
地藏菩萨捏了一把冷汗:幸亏相柳的灵识只是一缕怨念、执念,上古时它被大禹斩杀,借幽冥血海的污浊秽气重生,先天神魂有缺,不能长时间离开幽冥血海,否则我也支撑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