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捷报?(1/2)
“怎么办,怎么办啊?楚军就要进攻盛京了,我们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回往盛京的路上,关毛和王山水二人急得团团转。
自己花费无数代价,甚至不惜另认了祖宗才有今日地位。
可不曾想,才没享福几天,这个美梦就因为楚军的到来彻底破灭了。
此刻,他们对楚军是又惧又恨,恨他们破坏自己当人上人的机会,却又怕楚军攻破京师,自己也会落得一个被迫殉国下场。
说到底,他们就是一群贪生怕死,毫无气节的奴才。
靠着出卖祖宗,大肆抹黑同族才得到的富贵。
相比之下,纪韵反而要忠诚的多。
他现在想的是以何种方式殉国,以保全自身名节。
“章大人,我武昭国当真没有和楚国一战之力么?”
纪韵还是无法接受,如此强盛的王朝,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楚国给搅成了这样。
章桂摇摇头:“我朝上下太过沉迷盛世,致使有今日之祸,与其怪楚国,不如说是我等太过傲慢,完全不知道武昭国以外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章桂不止一次跟李弘提议要对王朝格局进行一定规模变革,尤其是地方吏治腐败,关外马队和武营士卒堂而皇之对关内百姓进行大规模捕奴运动的问题已经不止一次提起。
但结果呢,李弘压根就不理会章桂苦口婆心的劝诫。
对于治理地方吏治腐败,李弘采创办了“议罪银”制,每年各地方官员要以书面形式将自己在位的罪责向朝廷禀报,然后用真金白银来赎自己的罪。
数额大小且看你所犯之罪严重程度,少则几百两,多则几十万两。
议罪银措施一出,朝廷的财政是宽裕了,但各地官员变的穷凶极恶,开始更加残酷的剥削压榨当地百姓。
对此后果,李弘是一清二楚,但他却并没有加以制止,相比百姓的诉求,他更在乎的是帝王的丰功伟绩。
而关外马队和武营官兵变卖关内平民为奴的举动,李弘是默许的。
在他心中,自己就是一个征服者,曾在朝堂上公然宣称“我狄州与关内素来无往,朕不过外来之君治所关内尔”。
所以,相比关内亿万百姓,李弘对那些武营官兵和关外投奔自己的游牧马队反而更加亲密。
因为那些才是自己统治王朝的根本,只有他们才能为帝王赢来想要的丰功伟绩。
然而,章桂却十分清醒,在一次次与他国交战中,他发现那些小国的国民都会在武昭大军攻势下,不遗余力帮助他们的守军抵御铁骑武者进犯。
而这样的场景,在武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
或许章桂不明白什么叫社会运行,也不明白军事结构影响社会结构变化的唯物变迁。
但他还是知道,武昭国的民心,早已不向着自己了。
而楚军的到来,百姓的选择更是精准的验证了章桂的预想。
“好了,纪大人,你也不要多说了,当务之急,是赶紧见到皇上,让京营各官兵立刻前去守御,随时准备作战,
你身为文官,就不要再瞎掺和这件事了,这不是你可以触碰,也不是你有能力的解决的。”
说完,章桂快马加鞭,快速向京师驶去。
于此同时,紫禁城内,李弘收到了一封来自南直隶的捷报。
这正是陆文武的奏报。
“驻防官兵居然凭借火器之利,击退了楚军,守住了永宁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