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619章 智取 “九龙仓”!!!

第619章 智取 “九龙仓”!!!(1/2)

目录

第619章智取“九龙仓”!!!

包宇刚先从李家成手中买入了2000万股“九龙仓”,然后又了一个季度的时间,再买入1000多万股。

此后,包宇刚与刘述栋二家又继续秘密收购。

包玉刚对“九龙仓”是势在必得,为此他愿意付出很大的利益。

自从,包宇刚当上“世界船王”之后,他就希望能上岸也有所发展,于是就打算投资岸上的产业。

当时市面上有个说法,谁得到九龙仓,谁就能掌握香江海运的岸上主导权。

包宇刚已经掌握了海里的主导权,岸上的主导权他自然也不想放下,而更重要的是,那个消息让他对香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到了1980年,包宇刚领导的“隆丰国际投资公司”正式宣布,他们已经持有合共3900多万股九龙仓的股票,占总股份接近30%。

也就是说包宇刚一度成了九龙仓的最大股东。

而刘述栋领导的“刘氏海外投资”则是暗地里通过多个账户分散持有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约占总股份的15%。

这会儿,他们两家加起来已经接近总股本的50%,大约持有45%。

一招暗渡陈仓,当怡和大班醒觉时,已经发现九龙处于危险边缘,他们所拥有的只是20%的九龙仓股份。

因此,怡和需要在法例规定的限期内买入足够的股份,才可以维持对九龙仓的控制权。

y资本一开始还想和包宇刚协商,但是因为双方经营理念存在严重的分歧,所以双方的会谈最终是无疾而终。

y国资本虽然不看好地区的未来,但是又不愿意让包宇刚就这么拿走九龙仓的所有权,就想玩一手阴的。

当时的股价已经被热炒到了67元,双方当从收购股票上角力已经拼尽全力。

包宇刚甚至为了母公司账面好看,还把手中的股票转到了自己能控制住的另一个公司。

眼瞅着,“九龙仓”的大权就要落入h资包宇刚的手里,怡和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立即找到汇丰银行,请求帮手。

尽管包宇刚是汇丰的董事,而且包宇刚和汇丰有着良好的关系及业务往来。

可是,y资的力量毕竟还是互相照顾的。

所以,经过一番谈判后,怡和最终成功得到汇丰的支持,开始让其子公司置地收购九龙仓的股票。

怡和知道,只要能持有九龙仓合共49%的股份,包宇刚便不成气候。

因为包宇刚需要迅速增持额外2000多万股,这要动用上超过20亿元以下。

怡和大班相信,包宇刚并没有这样的雄厚财力。

一场港界著名的商战就这样正式开打了。

因为,y国资本在香江的资金本来就打算有减无增。

所以,怡和手中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去继续收购大量的股票。

但是他们在经过密谋之后,突然在6月20号这一天宣布,要把股票占比收购到49%。

y国资本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呢

第一,包宇刚当时已经收购了那么多的股票,如果不能真正掌控九龙仓集团,那么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所以包宇刚就是知道y国资本高价收购九龙仓的股票之后,也一定会跟进。

而y国资本的目的这时已经不是狙击包宇刚对九龙仓的收购,而是打算把股价推高,然后趁机把自己手里的股票给卖出去;

第二,6月20号是周五,6月23号身在香江之外的包宇刚还要去见墨东哥大统领。

所以这个时间点留给包宇刚思考的时间很短,所以y国资本不担心包宇刚会慢慢挖掘这件事背后的阴谋;

怡和的反攻正式开始于1980年6月20日

这一天,置地公司突然在香江各大报章刊登大版面的广告。

置地高调的宣布,以高价征求九龙仓的股票,每股价格高达95元,这个价格实在非常吸引人。

y资这一手确实打了船王包宇刚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候,包宇刚刚好不在香江,他正在海外各国拜访多家大企业的高层。

当他收到从香江送达的消息后,知道事关重大,便临时取消了多个原定的行程。

不过,包宇刚立即秘密返回香江后,先是先约了刘述栋、与李家成这二位盟友吃早餐。

就是这次早餐使包宇刚获得足够的“弹药”。

包宇刚把他遇到的问题和盘托出,他手上只能动用5亿港元,要击败怡和,就要多15亿港元周转。

这一次三家会议,他就成功得到刘李两家的大力支持,最终得以入住“九龙仓”。

李家成一招暗渡陈仓,让怡和措手不及。

而刘述栋则是停止收购,给予包宇刚提供了15亿港币的庞大资金支持。

如今,包宇刚依样画葫芦,依然采取暗渡陈仓之法。

包宇刚一方面让属下向外放出假消息,告诉公众,还有迷惑置地,他正在前往墨东哥拜会他们的大统领。

可实际上,他已经暗暗返回香江,并立即召齐智囊团商讨大事。

他唯一要决定的,是要如何尽快取得“九龙仓”49%的股权,以什么理想的价钱抢购。

结果,包宇刚把收购价定为每股105元,比怡和置地高10元。

1980年6月23日,包宇刚公布以105股的价格收购九龙仓股份。

这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使包宇刚在两小时之内,便集得超过2000万的股份。

加上包宇刚原先持有的30%,已经得到超过了49%的股权。

也就是说,包宇刚成功地控制了九龙仓,击败了怡和置地。

而且,包宇刚也不是一般人,他在收购的时候,为了防止y国资本“金蝉脱壳”,所以指明还不要y国资本的那部分股票。

张嘴闭嘴契约精神的y国资本,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们表面上只收不出,但实际上却从多个渠道从手里把股票给高价卖了出去。

而让y国资本始料未及的是,包宇刚不光没被高股价,和大量的外流股票吓到。

反而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竟然筹措出了20亿元,成功拿下了“九龙仓”集团的大股权。

包宇刚成功取得“九龙仓”控制权后,顺利地将业务由航运转移到岸上。

他预见到在不久的未来,航运业将有严重衰退,需要及早部署,否则必然损失惨重。

因此,他陆续把船队中的一百多艘船只卖掉,将资金移到岸上,从事物业投资,而“九龙仓”正是其转型的桥头堡。

其实,包宇刚拿下“九龙仓”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九龙仓手中的两块地皮。

其中一块就是位香江西九龙广东道旁边,另外一块就是位于香江的铜锣湾。

这两块土地,当时一块是建了一个旧码头,一个是盖了一个旧电车厂。

这些物业当时已经开始衰败。不过包宇刚却看到了这两块土地未来在商业上的价值。

为了抢到这两块土地,包宇刚不惜不停加价,从市场上收购“九龙仓”的股票。

他为了一举击败“九龙仓”背后的怡和洋行,他光从“刘氏海外投资”就一次性低息贷款了15亿港元;

因为手上“弹药”充足,包宇刚一下就收购了“九龙仓”过半的股票,从而完全控股了这家公司。

包宇刚也成功拿下了这两块“宝地”。

其实,当时整个“九龙仓”是值不了这么多钱的。

即使是把“九龙仓”所有土地都拿来发展房地产,也赚不回这20个亿。

当时,许多人都还嘲笑包宇刚只懂海上生意,不懂陆地上的生意。

外人的嘲笑动摇不了包宇刚,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因为包宇刚的计划,压根儿就不是用这两块地来发展房地产,而是用来发展商业广场。

不过,随后几年是香江地产的低迷期,包宇刚自己也患上癌症。

于是,这两块土地就一直没有被正式开发。

直到80年代末,包宇刚的女婿吴广正终于完成了老岳父的心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