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353这不是威胁,这是陈述事实(1/2)
第354章353这不是威胁,这是陈述事实
说实话,要是遇到别的什么事儿别的什么人过来非要讨个说法,他们根本不带慌的。
但哲通电力不一样,经过这接近一年时间的布局发展,哲通已经以一个神奇的速度占据了南非的当地市场。
当然,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哲通自己,在这里能做到“下沉市场”的只有哲通。
其他的一些国际上赫赫有名的能源公司在这里可都不会选择下沉市场,他们只会盯着当地市中心的这些利润。
也就哲通电力能做的了这事儿,一是哲通愿意给所有人都使用上廉价又稳定的环保电力,这一点最起码其他商业公司还真没有能做到的。
毕竟其他商业公司能做到海外形成规模的,那基本上都只能是大型的上市能源、电力公司,除了上市以外,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董事会的存在。
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公司可没少融资,包括各大投资机构的几轮投资等等。
这么一轮又一轮的下来,这些公司的老板能保持话语权都不错了,不少原始创始人之类的后期大部分对公司的掌控力度都得被架空。
毕竟投资多了,这董事会的成员多了,那他们原始团队的话语权就弱了。
到了后期,这些公司可是相当在意财务报表的,包括年报、季度报表等等。
他们创始人也不光是要考虑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要对董事会负责,考虑到怎么交代,这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得考虑进去。
这一点还是相当重要的,另外他们的想法要是想要实现的话,涉及到大额资金出入投资等等,都得得到董事会的同意。
一般来说,最起码这个项目得有赚钱和利润前景。
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一旦这个项目前景不好,并且不以赚钱为目的,再加上涉及到投资金额比较大的话基本上是不可能同意的。
就是你是公司老板也不行,因为虽然你是老板,但投资比例股份等等,随着商业融资的进展,一个老板可能最后占公司股份百分之几都算多的,这话一点都不带夸张。
……
这些原因决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南非这种地方,除了市中心和城区以外,其他地方都是没有电力公司愿意钱投资的,因为投资数额非常大。
这等于是要重新建立供电网络,甚至因为基础建设的原因,这里施工起来也相当的不方便,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公路这一说。
所以在这里重新建设供电网络的成本是相当大的,可比在其他对等地区建设供电网络的成本要高一点。
另外在这里建设完电网之后成本回收起来也相当的困难,工业几乎是没有的,民用电范围内除了照明以外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消耗方式。
这里的电车别说普及了,大街上不是几乎,是真的一辆电车都没有,基本上看不到的。
毕竟在这里电车买来除了停在仓库吃灰没有别的用途,因为除了特别特别有钱的本地人家里安装一个充电桩,开到了外面基本上就得趴窝。
因为城区没有任何一处可以用来公共充电的地点。
有钱人虽然有,但毕竟是一小部分,在这里绝大多数人能用得起照明都算不错了,空调、电视等等是想都不用想。
这也意味着民用电的消耗是非常低的,消耗很低就别指望着电费能收多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