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儒议迁都,司马援助虎牢关。(1/2)
曹操起身说道:“吾观董卓军今日之伏兵,其谋士必有高深之谋。吾等需慎之又慎,切莫再中其诡计……。”
他目光深邃,仿若能透视一切,细致剖析敌军战术布置,所提应对之策仿若明灯,驱散众人心中迷雾。众人纷纷颔首,陷入沉思,营帐内气氛沉凝,恰似暴风雨来临前夕。
而在董卓军中,董卓怒不可遏。“吕布,你今日险些坏吾大事!”董卓怒指吕布,手指颤抖不止。吕布低头不语,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他深知自身勇力过人,然智谋欠佳,暗自握拳,决意于后续战斗中一雪前耻,那坚定的目光恰似燃烧的烈焰。
谋士吴用在旁进言:“主公息怒,今日此计,旨在诱诸侯联军入山谷,设伏围歼,斩杀敌军将领,令其溃败。怎奈吕将军寡不敌众,且联军后续支援迅疾异常。
此计环环相扣,先佯败诱敌深入,再以伏兵突袭,然时机稍纵即逝,稍有差池,便全盘皆输。此番虽未达全功,吾等当重新筹谋,必能扭转乾坤。”
董卓听了吴用之言,神色稍缓,道:“你之计策原本精妙,只可惜吕布未能达成预期,未能留住那些联军将领!”原来,这一切皆是吴用精心筹谋的布局,只是战局变幻莫测,未能如愿以偿。
虎牢关前,烽火熊熊,黑烟滚滚直冲九霄,杀声震野,似要将天地撕裂。漫天硝烟弥漫四野。诸侯联军与董卓军在此鏖战多日,双方皆损失惨重,战况惨烈至极。
董卓立于关隘之上,面色阴沉如水,紧盯着关下混乱不堪的战场,心乱如麻。他的军队在诸侯联军猛烈攻击下,士兵疲惫不堪,盔甲歪斜,士气愈发低落。
李儒一脸急切地站在董卓身旁,汗水不断自额头淌落,急道:“主公!如今这虎牢关之战,我方渐感力不从心。诸侯联军来势汹汹,长此以往,此关必失。
依臣之见,不如速速迁都长安,暂避敌军锋芒。长安地势险要,资源丰饶,可为我方奠定根基。待日后养精蓄锐,再与诸侯一决高下,定能重振雄风!”
然而,此提议遭吴用强烈反对。
吴用恭敬行礼,目光坚定,言辞恳切且激昂:“主公,万万不可迁都!当下局势虽艰,但并非毫无转机。若匆忙迁都:
其一,迁徙途中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损耗甚重,诸侯联军定会趁机袭击,损失难以估量。
其二,洛阳乃天下核心,政治、经济、文化枢纽所在,一旦舍弃,犹如壮士断臂,再想恢复往昔威望,难若登天。
其三,主公若志在称霸天下,谋取皇位,迁都无疑自毁前程。新都城根基未稳,各方势力混杂,难以掌控,极易引发内乱,让诸侯有机可乘。
主公,汜水关的司马将军曾成功抵御过诸侯联军的进攻,可调他来虎牢关镇守,增强防守力量。而后再精心谋划破敌之策,必能扭转战局,反败为胜!”
董卓听了吴用之语,心中略有触动,不自觉地握紧腰间佩剑,深知自己志在皇位,若轻易迁都,恐影响大业。
这时,李儒再次开口,神色惶恐,声音颤抖:“主公,局势万分危急!如今已危在旦夕,若再不迁都,一旦诸侯联军攻破虎牢关,便是灭顶之灾,悔之晚矣!”
董卓皱起眉头,目光在李儒和吴用之间徘徊,眼神中满是纠结,仿佛千钧重担压于心头,缓缓道:“李儒,吴用所言不无道理,迁都之事关乎重大,不可贸然决定。”
李儒拱手,仍不死心,继续劝道:“主公,切不可犹豫,当机立断,否则反受其乱。只要能保存实力,何愁无东山再起之机?”
董卓猛地止步,双眼圆睁,怒喝道:“休要再说!此事容我再思量,先让司马镜等人前来支援虎牢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