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割袍断义(终)(1/2)
郭义平定益州之后,将刘璋等一众麾下全部迁往洛阳。
到达洛阳,洛阳可谓是热闹非凡。
洛阳百姓还是如郭义当初凯旋一样,百姓们在城外十里就开始迎接,并有洛阳世族派人耍起了舞狮,敲锣打鼓,迎接郭义大军的返回。
让益州这帮降臣,一个个惊叹不已。
洛阳不愧是大汉的帝都,繁华的让他们感觉自己就是那井底之蛙。
因为在郭义治下,各地早已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百姓很是拥戴这位非刘姓王,相反刘姓的汉室在他们心中,已经渐渐失去了他原有的信仰。
甚至这几年刚出生的孩子只知楚王,而不知汉帝。
而刘协这个可怜的汉末皇帝,早已经两年不上朝了,朝中大臣基本归心于楚王。
不久后,河东安邑传来消息,说王允,董承,相继病死于狱中。
而那个一直看不起郭义的岳父唐瑁,直接因为羞愤病倒,最后被送回颍川老家等死。
半年后,交州传来捷报,士燮顶不住压力,以及鲁肃的劝降,决定开城归顺楚王。
这一刻,洛阳的人更加欣喜了,也就是说这大汉的天下,除了南中没有归附,尽皆归心楚王郭义。
很多人的心思开始活络了,这如今天下归心楚王,那这大汉朝留着还有什么意义?
名存实亡!
贾诩联合在洛阳的文武大臣欲劝楚王郭义称帝之事。
一时间,洛阳城内,暗流涌动,都是郭义麾下的文武班底们,私下相互交流,开始着手劝说郭义称帝。
而曹操,袁绍,袁术,却没有参与。
他们觉得自己无颜,争了大半辈子,结果却被后面小辈给坐享其成了。
心中实有不甘,于是纷纷请辞,带着悔恨和落寞返回故里养老去了。
袁绍和袁术争了一辈子,最后在双方苦笑下和解,袁绍也认可了袁术乃袁氏嫡长子,当任袁氏族长。
而郭义听闻贾诩等人的意图,却只是微微一笑。
他深知此时称帝虽看似水到渠成,但人心难测,局势仍需维稳。
他召集群臣,表示如今南中未定,不可轻举妄动。
然而,民间呼声愈高,许多地方已自发供奉起郭义的长生牌位。
这让郭义很是惊讶。
卧槽!
老子还年纪轻轻呢,你们给我供奉个牌位干嘛呀?老子还没死呢!
跟贾诩一说,要求撤掉,结果贾诩笑着劝说道:“楚王如今名望高涨,众望所归,百姓供奉长生牌位,是对您的尊敬和信仰。”
郭义一听连连乍舌,他觉得在后世,只有死人才有牌位。
见贾诩如此说,便作罢。
但向贾诩又提出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与伏寿的约定,讲给了贾诩听。
贾诩闻言面露沉思状,片刻后说道:“大王,若想得到伏贵人,也不是什么难事,然如今他还是那陛下的妃子,必须先去除伏贵人的名号,贬为庶民,然后大王再娶为王妃,这样就不会惹人非议!”
“好。”郭义闻言大喜,忙又道:“兄长,这事就交由您来操办。”
贾诩当即点了点,表示照办。
但随即眉头紧锁了一会,拱手道:“楚王,您以后就别称呼属下为兄长了!”
郭义闻言一愣,忙疑问道:“兄长这是何故?”
贾诩叹了口气,回道:“大王有所不知,我等三人与大王结义,那是因为大王当时势单力薄,才勉为自己与属下,张绣,徐晃结义。然如今大王将来是要登顶九宇之人。结义的誓言将成为大王的催命符。”
“哦?”郭义闻言很是惊讶,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
如今贾诩提了出来,郭义仔细一想。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而贾诩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比郭义大近二十岁。
说不定将来若他一死,这让郭义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