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风起宁古塔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宣国备战

第四百七十三章 宣国备战(1/2)

目录

他允许自己的几个皇子互相争斗,但前提是在自己可控的范围之内去斗。

倘若是谁想掀桌子,那对不起,他第一个就不答应。

“皇上圣明。”将一切的过程都看在眼中的太监总管布达春,于一旁连拍着马屁。

这更让宣文宗心情大好。

正当他想说,就是几个娃娃,还能翻天不成的时候,突然外面就传来了小太监的急促的脚步之声。“皇爷,边关急报。”

“报信的军士呢?”宣文宗的脸色是陡然一变。

涉及到边关急报,那不用说,一定是发生了军国大事。

“人已经入了皇宫,正向政务殿而来。”小太监跪地说着。

“不要阻拦,将人直接带过来见朕。”宣文宗言说着的同时,双眉也紧皱到了一起,他在想着可能会发生什么大事。

没有让他有机会去多想,报信的士卒已经一脸疲惫般地出现在了政务殿中,跟着一封急报被布达春接过,检查了一下没有问题之后,信件就送到了宣文宗的手中。

将其打开,映入皇帝眼帘的就是四个大字——打起来了。

就在大夏太子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夏光帝之后,大统突然出兵,接连偷袭了大夏的三个城池,其中还有一处属于地位重要的重镇。

显然,大统就是想在夏光帝刚刚上位,立足未稳的时候,发起攻击,坏其根基。

“哎!”

看到急报上写着,大夏军兵已经开始动员,迎战大统士兵的时候,宣文宗便叹了口气,将急报放到了龙案之上。

大地沉寂这才多久,竟然就要又起战火了吗?

那做为实力偏弱的宣国,接下来要何去何从?

这就是弱国的悲哀,大战发起时,最先考虑的永远是如何的保全自己,而不是找机会开疆拓土。

“来呀,宣大司马、兵部尚书还有户部尚书来政务殿议事。”宣文宗决定先找几位重臣了解一下自己的实力,不管是战还是和,或是投靠哪一方,总是要先把家底弄清楚。

以往倒是有奏折摆在了自己的面前,但远没有把人叫过来当面问得更加清楚。

不久之后,大司马袁克敌、兵部尚书许德勇和户部尚书杜明庆三人便出现在了宣文宗的面前。

布达春走下去,刚将送来的急报给三位大臣一一过目,宣文宗的声音随即响起,“三位爱卿,大夏与大统两个上国已经开战,且这个形势,怕是仗只会越打越大,那你们来说说,我们这些年的准备都如何了?杜爱卿,你先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很多时候就是打钱,就是拼国力,户部这个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

“回禀皇上,现国库中有银余三千万两,粮食一千余万石,倘若是与敌交战,短时间内尚可支应,若是时间一长,怕就会出现捉襟见肘之势。”杜明庆抱着拳,行着官礼,一丝不苟般的说着。

看起来,一千余万石粮食是不少了,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十亿斤粮食而已,按照一名士兵每天需消耗最低一斤主粮,外加其它辅食来算的话,那一名士兵一月最少也需要三十斤。三十万名将士一月最少就需要少九百万斤。

但若是六十万将军呢?一月就要一千八百万斤了,十亿斤又能支持多久?四年吗?可若是需要增加兵力呢?兵源一旦翻倍,那时间就只能坚持两年,这怎么可行。

古时交通不便,打起仗来光是准备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两年也好,四年也罢,怕都无法保证可以坚持到大战结束。

这还因为杜老抠一项是精打细打的过日子,换一个手大些的尚书,怕是连这些剩余都不会有。

“只有这些吗?”对于杜老抠汇报上来的这个结果,宣文宗显然是有些不满意的。

“回皇上,这已经不少了,这还是因为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囤积了不少的低价粮,若是不然,这些也不可能会有。当然了,现在安平侯那里弄出了高产粮食,若是能够给我们十年八年,哪怕就是五年的时间,我们的粮食数量也会猛增,不至于眼下这般了。谁让我们宣国的粮食一直就不够,年年都要从其它国家买进呢。”

杜明庆看似是解释,实则又何尝不是在发着牢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