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太子被坑(1/2)
到时候,都不用贾平安出手,世家与大族之间自己就会狗咬狗,变得混乱起来。结果就是弱者被淘汰,赢家实力更进一步的壮大,如此循环反复而已。
这个道理,贾平安能够看明白,其它人自然也可以看明白。
然后,就没有人在与贾平安唱对台戏。但凡是他拿出了证据,找人开始要钱的时候,那不管他是什么样的背景,都只能乖乖的拿钱出来,不然的话,就等着被那些环伺的其它势力给吞并了吧。
什么?你钱不够,之前从国库中拿到的好处被你给花了。
那好,没银子就卖产业吧。
什么祖宅、田地、粮食、店铺、实在不行,家中的丫鬟和奴仆都是可以拿出来卖的,凑一凑就有了嘛。
对这些东西,就算是其它势力不要,贾平安自己就可以吃下,且还是白菜价,何乐而不为?
不要说什么以权谋私,在这个时代,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况且,贾平安要了这些东西的时候,拿出来的可是真金白银,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如此,只是六天时间而已,贾平安又为国库进账了四百多万两银子,可是把在皇宫中的宣文宗给乐坏了。
之前任命贾平安为户部尚书的时候,宣文宗承认,自己是有些冲动了。
谁让当时的杜老抠步步逼迫自己呢?
平时,你就算做得过分一些,他能忍也忍了,谁让杜明庆的确是有能力,同时还是昌都第一世家杜氏之人呢。
可外面都已经打起来了,两个上国的使者都已经来到了昌都,要逼着他们做选择,这种时候,说是国家危难吧,是有些严重,但仔细想想相差不远矣。
如此关键的时候,你们眼中有的还是世家的利益,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中,那不办你办谁。
而这个差事,当时别人还接不了,只有贾平安这个愣头青,似乎不清楚其中的复杂性,加上他的确有一点的能力,那便让他暂任这个尚书来看看吧。
当时,宣文宗已经做好了贾平安能力不足,还要把杜明庆请回来的准备。
到时候,自己给对方一个台阶,然后对方稍微收敛一些,兼顾着各势力得到好处的同时,也让国库变得更充盈一些,也就算面子里子都有了。
万没有想到,一时冲动下,任命的贾平安竟然如此的有能力,这才上任十天时间而已,硬是往国库里送了一千多万两银子。
整个国库才三千多万银子而已,十天,人家又弄来了这么多,这不是有能力是什么?
这是有大能力呀。
此时的宣文宗对于贾平安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如果所有的臣子都是这般的话,还何愁宣国不兴,不强大呢?
假以时日,做好了准备之后,与上两国扳扳手腕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国库中银子变多了,粮食也以抵银的方式,变得多了起来,宣文宗这几天那是睡觉都可以笑醒。但在今天一早,他照例来到政务殿办差的时候,看着堆在他面前的那足有半人多高的奏折时,好心情就被破坏了。
“这都是弹劾庄首辅的奏章吗?”指了指这些奏折,宣文宗冷脸问着。
以往也不是没有人弹劾过庄周放。
做为百官之首,一举一动牵扯的利益都太大了,是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说些什么,但那些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呢?
他们就会认为庄周放这是有在意针对他们,是在偏向于别人,那时弹劾奏章就会递到他的面前。
那句话怎么说的,谁人背后不弹劾,谁人又不弹劾人呢。
可像是眼前这般,突然一下子这么多全是弹劾庄周放的奏章,这还是第一次。
宣文宗心中很清楚,这是很多势力联合起来所做的,为的就是要扳倒庄周放。
身为皇帝,他现在需要衡量的是,是不是要同意这件事情。
同意了与自己有什么好处?
如果不同意,这些势力会不会善罢甘休,局面会不会失控。
“皇上,太子一早就在外面求见了。”就在宣文宗沉思的时候,布达春又填补了这么一句。
“哦?他自己一人来得吗?来了多久了。”
“不是...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很多东宫的属官,还有其它各衙门的一些官员都有。”布达春越说头放得越低,他知道,太子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对皇帝,只能以利益和亲情说服,除此之外,任何的举动都可以视为威胁。
对于权力极为看重的宣文宗,是不可能受别人威胁的。没有看到,杜明庆就是在朝堂之上摆出辞官的样子,最后就真的被罢了官吗?
反之,若是在私下里,杜明庆递辞呈的话,那多半是不会被批准,反而还会被好生安慰。
“什么?这个逆子,他也要搞一出叩宫不成。”果然,宣文宗听到还有大批官员跟在太子身后一起而来的时候,当即就怒了。
“皇上息怒。”布达春生怕宣文宗再被气出好歹来,连连好声宽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