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697章 攻其薄弱之处

第697章 攻其薄弱之处(1/2)

目录

战场杀声震天,硝烟弥漫。魏军被蜀军的伏兵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士兵们在混乱中四处奔逃,互相践踏。曹真骑在马上,心急如焚,他望着那如蝗虫般飞来的羽箭,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的长枪在手中舞动得虎虎生风,将射向自己的箭矢纷纷拨开,然而身边的亲卫却在不断倒下。

“杀!给我杀出去!”曹真声嘶力竭地喊道,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他的脸上沾满了尘土与血水,显得格外狰狞。他带领着剩余的亲卫,朝着蜀军伏兵相对薄弱的一侧猛冲过去,试图打开一个缺口,带领魏军突出重围。

而在蜀军阵营中,魏延一马当先,挥舞着大刀,冲入魏军之中。他所到之处,魏军士兵纷纷倒下,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魏延一边砍杀,一边口中大喊:“曹真匹夫,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他的勇猛激励着蜀军士兵的士气,众人皆奋勇向前,将魏军压缩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包围圈中。

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羽扇轻摇,神色镇定自若。他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默默计算着。此时,战场的形势对蜀军极为有利,但他深知曹真久经沙场,不会轻易就范。“子龙,你率一支精兵,绕到魏军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务必将曹真困死在此处。”诸葛亮转头对赵云说道。赵云领命,立刻带领着一队精锐骑兵,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消失在战场的硝烟之中。

曹真在亲卫的拼死护卫下,终于冲破了蜀军的一道防线。他刚松了一口气,准备整顿残军,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喊杀声。回头望去,只见赵云率领着蜀军骑兵已经杀到,截断了魏军的退路。曹真心中一沉,知道今日想要全身而退已经难如登天,但他生性倔强,不愿轻易投降。“将士们,今日我们已无退路,唯有拼死一战,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曹真再次鼓舞着士气,魏军士兵们在他的激励下,又鼓起了一丝勇气,准备做最后的挣扎。

战场上的厮杀愈发激烈,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蜀军凭借着地形优势和精心布置的埋伏,始终占据着上风。而魏军虽然陷入绝境,但困兽犹斗,也给蜀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此时,天色渐暗,残阳如血,将整个战场染成了一片暗红色。

曹真的体力渐渐不支,手中的长枪也变得沉重起来。他的身上已经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但他依然顽强地战斗着,目光坚定地望着蜀军的方向。突然,一支冷箭从斜刺里射来,曹真躲避不及,正中他的左臂。他痛呼一声,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身边的亲卫连忙扶住他,劝道:“大将军,我们快撤吧,再这样下去,全军覆没啊!”曹真咬着牙,看着身边所剩无几的士兵,心中满是悲凉。他知道,这场仗自己已经输得彻彻底底。“罢了,罢了,今日栽在诸葛亮手中,我曹真认了。传令下去,全军投降。”曹真无奈地说道。

随着曹真的命令下达,魏军士兵纷纷放下武器,停止了抵抗。战场上逐渐安静下来,只有伤者的呻吟声和偶尔响起的兵器掉落声。诸葛亮得知曹真投降,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一场悲剧。“将曹真带上来。”诸葛亮说道。

不一会儿,曹真被带到了诸葛亮面前。他虽然身负重伤,却依然昂首挺胸,不肯在诸葛亮面前示弱。诸葛亮看着曹真,微微叹了口气:“子丹,你我各为其主,今日一战,你输了。但你的勇气和毅力,亮还是佩服的。”曹真冷哼一声:“哼,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我虽败,但我魏国根基深厚,下次再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诸葛亮笑了笑:“子丹,你何必如此执着。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百姓渴望和平已久。若魏国能顺应民心,与我蜀汉一同兴复汉室,结束这乱世纷争,岂不是造福苍生之举?”曹真沉默不语,他心中明白诸葛亮所说不无道理,但他身为魏国大将,深受魏主信任,又怎能轻易背叛魏国。

诸葛亮见曹真不语,也不再勉强。“来人,将曹将军带下去,好生医治。其余魏军俘虏,愿意留下的,编入我蜀军;愿意回乡的,发放路费,让他们回家去吧。”诸葛亮下令道。士兵们领命,将曹真带了下去。这场战役,以蜀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诸葛亮凭借着他的智慧和谋略,再次击败了魏军,为蜀汉的北伐事业增添了一份希望。而曹真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他回到魏国后,心中一直郁郁寡欢,不久便一病不起。

在曹真养病期间,魏国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有人主张再次伐蜀,为曹真报仇雪恨;有人则认为应该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曹睿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众卿家,依你们之见,朕该如何是好?”曹睿开口问道。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再伐蜀。此次曹将军兵败,我军损失惨重,且蜀道艰难,易守难攻。若此时贸然出兵,恐再次陷入困境。不如先修养国力,整顿军备,待时机成熟,再图伐蜀大业。”曹睿点了点头,觉得老臣所言有理。但他又担心就这样放过蜀汉,会让其坐大。

此时,司马懿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以为,伐蜀之事可从长计议。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定国内局势,安抚民心。至于蜀汉,我们可派使者前去,试探其态度。若蜀汉愿意休战,我们便可借机休养生息;若其仍有北伐之意,我们再做打算也不迟。”曹睿听了司马懿的建议,觉得十分妥当。“仲达所言极是,就依你之见。传朕旨意,派使者前往蜀汉,与诸葛亮商议休战之事。”曹睿下令道。

而在蜀汉这边,诸葛亮大获全胜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魏国实力雄厚,此次虽然战败,但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一面安抚蜀军将士,一面加紧整顿军备,以防魏军再次来犯。同时,他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此时,有士兵来报,魏国派使者前来,请求休战。诸葛亮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魏国在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决定。他召集众将商议此事。“诸位将军,魏国使者前来请求休战,你们怎么看?”诸葛亮问道。

魏延率先说道:“丞相,魏国这是怕了我们!我们正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魏国,兴复汉室。怎能与他们休战?”赵云则说道:“文长,丞相深谋远虑,自然有他的考量。魏国虽然战败,但根基未损。此时若我们贸然进攻,陷入持久战,对我军不利。休战或许能让我们有时间巩固战果,积蓄力量。”众将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诸葛亮看着众将,微微一笑:“子龙所言甚是。此次虽然战胜了曹真,但我军也有不少伤亡。且粮草补给等方面也需要时间整顿。休战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不过,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魏国使者前来,我们要探清他们的真实意图。”于是,诸葛亮下令,同意接见魏国使者。

魏国使者来到蜀汉军营,见到诸葛亮后,行了大礼。“诸葛丞相,我家陛下听闻丞相神机妙算,用兵如神,此次一战,魏国大败,我家陛下深感敬佩。特命臣前来,与丞相商议休战之事。”

使者说道。诸葛亮看着使者,神色平静:“贵国陛下既有此诚意,亮自当考虑。但不知贵国在休战一事上,有何条件?”使者连忙说道:“丞相,我家陛下说了,只要蜀汉停止北伐,两国便可休战。我魏国愿意与蜀汉互通商贸,和平共处。”诸葛亮听了,心中暗自思忖。停止北伐,这对蜀汉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此时休战,确实能让蜀汉得到喘息之机。“此事重大,亮需与众将商议后,再给贵使答复。贵使先下去休息吧。”诸葛亮说道。

待使者退下,诸葛亮即刻召集众将。帐内,气氛凝重,诸将皆知此事干系重大。赵云率先开口:“丞相,魏国提出休战,若此时停止北伐,虽能得一时安宁,但我等兴复汉室的大业,岂不前功尽弃?”张飞之子张苞满脸愤慨,大声道:“休战?魏国定是怕了我军,想以此拖延时间,整顿军备。我等应一鼓作气,杀向长安,灭了曹魏!”老将魏延也附和道:“丞相,末将愿率本部兵马,趁敌不备,直捣魏军巢穴,何惧这休战之议!”

诸葛亮缓缓扫视众将,目光中透着深思:“诸位所言,皆为肺腑,亦有道理。然今次北伐,我军虽胜曹真,可伤亡也着实不少。将士们历经苦战,疲惫不堪,后方粮草转运,亦是压力颇大。若不休战,持续征战,恐难以为继。且魏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恢复之力远胜于我蜀汉。若贸然进军,陷入持久战,对我军不利。”说到此处,诸葛亮微微停顿,望向帐外随风飘动的军旗,似在斟酌言语:“但兴复汉室乃先帝遗愿,亦是我等不可动摇之使命。若因一时之困,放弃北伐,又有何颜面见先帝于地下?”

此时,参军马谡沉思片刻后说道:“丞相,依我之见,休战可权且答应,却不能真正停止北伐之举。休战期间,我军可全力整顿军备,训练士卒,扩充兵力。同时,在与魏国互通商贸之时,暗中刺探其军情,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挥师北上,必能一举成功。”此言一出,帐内诸将纷纷交头接耳,有的微微点头,似觉有理,有的仍面露疑虑。

诸葛亮轻抚胡须,目光落在马谡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幼常所言,不失为一策。只是,此中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分寸,既要让魏国相信我等有休战诚意,又不能真的停下北伐的筹备。稍有不慎,便会被魏国识破,陷入被动。”姜维思索片刻,起身说道:“丞相,维以为可在边境布下少量兵力,做出防御之态,以示无意进攻。而将主力部队撤回,隐蔽于后方关隘,加紧操练。同时,选派精明之士,混入商贸队伍,前往魏国境内,刺探情报。如此,或许能瞒过魏国耳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