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发明与贸易(1/2)
然而,由于一直忙碌于其他事务,他始终未能抽出时间来处理此事,以至于煤炭的利用一直被搁置。
不过,现在终于有了空闲时间,李渊自然不会再将煤炭遗忘。
事实上,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了煤炭,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人们在使用煤炭时常常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这一惨痛的教训使得百姓们对煤炭心生恐惧,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对于李渊来说,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
他深知只要解决好通风问题,就能够安全地使用煤炭。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煤炭,李渊甚至亲自进行了试验,向麾下的军卒和工匠们展示如何正确地使用煤炭。
尽管如此,效果却并不理想。
毕竟,人们心中的成见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消除。
面对这种情况,李渊也明白不能急于求成,只能慢慢地去推广煤炭的使用。
而他首先选择的推广对象,自然就是军队。
在李渊的设想中,未来煤炭将会取代柴火,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主要燃料。
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此外,李渊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目的。
他深知煤炭在工业革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必需品。
因此,他希望通过推广煤炭的使用,为未来的工业革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煤炭之外,李渊在一次视察矿场时,意外地发现了石灰石。
这个发现让他眼前一亮,因为石灰石可是发展水泥的关键原料啊!
尽管李渊对调制水泥所需的比例并不了解,但他手中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泥瓦匠。
于是,他果断地命令这些泥瓦匠们对各种比例进行逐一调试,相信只要经过不断尝试,总能找到合适的配方。
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制造出了让李渊满意的水泥。
然而,这种水泥的颜色却有些奇怪,呈现出一种淡黄色。
虽然李渊对此感到疑惑,但当他看到水泥的硬度后,所有的疑虑都瞬间烟消云散了。
为了验证这种水泥的坚固程度,李渊亲自用强弩对其进行射击。
令人惊讶的是,强弩的箭矢仅仅在水泥上留下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坑,然后就被弹开了。
相比之下,传统的夯土在面对床弩时简直不堪一击,会直接被弩箭钉在墙上。
而在攻城时,攀爬城墙的士卒往往会利用这些钉在城墙上的弩箭作为着力点,轻松地攀爬上去。
这种新型水泥的出现,无疑给李渊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信心。
它的硬度远超夯土,将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可靠的保障,也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军事防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李渊一直都待在工坊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初决定进攻洛阳是多么明智的一个决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