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 第495章 出兵北上

第495章 出兵北上(1/2)

目录

当然,李渊这样做并非是强制他们,毕竟这些将领们已经在战场上厮杀了两年有余,确实有一部分人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死搏杀的生活。

因此,他们自愿选择退居二线,为李渊训练士卒,开始过上相对安稳的养老生活。

大量的将领闲置,使得他们心中的战火熊熊燃烧,渴望在战场上一展身手,带领士卒冲锋陷阵。

这种强烈的意愿如同燎原之火,在将领们的心中蔓延开来。

李渊休兵大半年,对于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们来说,这段时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

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够重新踏上战场,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

在这些将领中,王毅和刘振的表现尤为突出。

自从打下雁门和太原后,他们就一直坐镇关隘,已经有一年多没有亲身经历过激烈的战斗了。

长时间的闲置让他们心急如焚,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越来越多与自己同等级别的将领都有机会上阵杀敌时,这种焦虑更是与日俱增。

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李渊。

李渊麾下的军职体系中,最大的官职就是校尉,而校尉之上便是李渊本人。

许多将领都渴望能够在军职上更进一步,成为中郎将,杂号将军,甚至是真正的将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九月。

尽管气候依旧炎热难耐,但这并没有阻挡上万大军出征的步伐。

他们从晋阳城外的军堡中鱼贯而出,马蹄声响彻云霄,如雷贯耳。

远远望去,只见漫山遍野都是马匹,仿佛一片奔腾的海洋。

这些士卒们装备精良,每人都配备了双马甚至三马,稳稳地端坐在马背上,队列整齐,缓缓向北行进。

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雄壮,仿佛一支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

“溪以征发两万屯田兵押运着十万石粮食到达雁门郡!”

兵曹主簿张溪站在李渊身后,高声禀报道。

李渊微微颔首,表示知晓。

粮草对于行军打仗的重要性,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

虽然正式发兵是在九月,但实际上早在八月,堆积在太原郡内的粮草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两万屯田兵肩负着押运粮草的重任,与一万大军一同出征。

这些屯田兵的任务不仅仅是押运粮草,若遇到坚固的城池,他们也需要参与攻城拔寨,奋勇杀敌,以获取战功,从而走出屯田营,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

所谓的屯田营,其实就是辅兵营的一种新形式。

在改革军制的时候,李渊果断地撤销了传统的辅兵营,将其改为屯田营。

屯田营在和平时期负责屯田事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持。

而一旦战争爆发,屯田营的士兵们就要迅速集结,奔赴战场,辅助府兵作战,承担起押运粮草等重要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