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 第439章 教育革新者

第439章 教育革新者(2/2)

目录

这是一种会让人自发形成距离感的情绪。

“许神看样子是出门去了,咱们京城最近灰沙那么大,他的车还能亮成这个样子,肯定是刚洗完车回来。”

“不知道许神这趟回京大会不会又有什么好消息,感觉许神每次出国或者是去参加什么会议的时候,都一定会拿到奖项,真没见过他有哪一次空手而归了。”

“诶许神怎么路过了京大的校门没进去啊”

“可能是要去南门,从南门进可为啥啊南门那边可没有东门这边方便。”

一帮京大华清的学生正在附近溜达呢。

周五下午一般课会排得比较少,不少活动也会安排在周五来办,今天恰好不少人没课也没活动,就出学校来溜达,没想到就遇到了回来的许青山。

“问问老三他们,他们不是去南门买东西么”

“什么许神路过南门的时候也没有进去”

就在一帮学生面面相觑的时候,华清那边传来了喜讯。

许青山三过家门而不入,结果车开进了华清园。

这下闲得没事又大嘴巴的学生们炸了,纷纷在qq群里、贴吧群里、bbs上讨论起了许青山跑去华清是为了什么。

尽管有人提出,许青山本身也是华清的教授,虽然不是全职的,但是许青山算作是华清人也没什么毛病。

没看到人家美团的老总王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天使投资人许神称呼为师弟吗

就许青山这么一点小事情,反倒是引起了华清和京大学生之间的新一轮争辩。

不过,这种争辩的胜负手还是比较容易的。

毕竟,许青山和京城大学这边绑定得更加彻底和深入,华清大学的学生也就是借着许青山这一次回来京城直接把车开进了华清发挥发挥而已。

实际上,这帮学生们闹腾了老半天,却没有人在深入思考,许青山到底是去华清干什么的。

要是华清大学的学生知道这次许青山的目的,那他们绝对得意不起来,甚至想把耳朵捂住,直接在网上装死。

“什么你想邀请我去你的学校担任行政校长”

施义公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就已经金光满身的年轻人,重复了一遍许青山的话。

许青山看着眼前的还没太多白发的施义公,真诚地发出了自己的邀请。

他还是认识眼前这位之前在学术领域大放光彩,之后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的天赋型学者的。

施义公这个时候还只是华清的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在华清内部已经在讨论要把施义公提拔成华清大学的校长助理。

不过他这个校长助理的身份,并不是之前许青山在京大周其凤办公室里遇到的那些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们兼任的。

施义公的校长助理身份,是有行政级别的,下一步再升级,就是华清大学的副校长。

可以说,在行政这一块,施义公和邱涌是差不多一个级别的存在。

只不过相比起根正苗红的邱涌来说,有过海外求学经历的施义公,在行政级别的提拔评选上,还是要有一些隐性的劣势的。

这一点,从他目前的校长助理身份依旧在讨论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邱涌还没有评院士,就已经当上了副校长。

而施义公的校长助理身份,却在讨论中,被提到了需要有院士身份作为背书。

这也为之后施义公在成为副校长之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地筹建江东西湖高等研究院,也就是后来西湖大学的前身。

“许教授,你的提议是不是有点”

施义公看着眼前这些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年轻人,有些犹豫地把自己的看法提了出来。

确实。

对于已经年近半百的施义公来说,他目前还没有离开华清的想法。

许青山这么突然的邀请,倒是让他有些无措。

这是一件完全无法预测的天降事件。

“施教授叫我青山就好了。”

许青山淡淡地笑道。

来找施义公,许青山是想过很多次的。

在这个时间段就过来挖施义公,许青山也并不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

毕竟施义公此时在华清还混得如鱼得水。

08年的时候,施义公婉拒了美国最为权威和具有科研实力的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hhi的邀请,全职回国任华清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在下一期的院士评选里,他也将和邱涌一起被提名,并且成功当选。

可以说现在明面上来看,施义公在华清里的声望还要比邱涌大上一些。

毕竟他拥有更多的国际奖项,例如2003年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10年的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同年和许青山同期拿到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等等。

国内十分追捧的nature,他一个人就有好多篇。

这样的施义公,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被挖走的。

但许青山接下来的话,却让施义公的内心变得不是很平静了。

“施教授,你08年拒绝留美,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的时候,难道就只是想着回国能够获得更多的集中资源,能够更容易地走到高处吗”

施义公眉头一皱,许青山这句话实在是过于尖锐。

这是对于留外学者归国心理的一种.羞辱。

“我不是想让您生气,而是我想让您知道。”

许青山见施义公表情变得有些不善,立马接上下一句。

“现在国内就算是华清和京大,都有很强的实力和资源,但在把学生往真正的学术型研究者的方向培养的道路上,也依旧只有简单的探索。”

“我们这些学者的初心,难道就是功利主义么”

“我的学校,我希望能做到因材施教,一人一个培养方案,让他们树立起自己成为顶尖科学家的人生目标。”

许青山目光炯炯地看着施义公,朝他伸出手。

“施教授,我观察了很久,我认为,你会是和我一同成为教育革新者的最佳人选之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