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鱼待猫(2/2)
全部人都笑疯了,当天,几个群里全是小圣的cos照,不知道有多少手机屏幕上被喷了各种食物饮料。
(不能我一个人受伤害)
时间过得很快,陈影提前了一点把白冰洋送过去,让它适应下笼养生活。
还别说,白冰洋适应得很快,特别喜欢外场给做的那个木制高台,晒太阳特别特别舒服,还足够宽敞,打滚都不怕掉下来。
在急救站那边,站里的高台它可没资格上去,那是豹姐和金雅的领地,它只能在下面草地上打滚,或者跟着陈影出去溜达的时候,在石头上拉长身体休息。
“吼,这里很好,我很喜欢!”
看得出白冰洋很兴奋,甚至还主动在院子里做标记……
而小淘宝和小圣两小只对白冰洋的新家兴趣不大,它们更喜欢在管护站里溜达,跑去逗猫惹狗,还去围观鸟儿。
它俩个头小,又佩戴了定位项圈,穿着衣服,一看就是有主的,也不怕被人偷。
知道门口保留的大树和平台是以前豹姨姨和金雅姨姨用过后,小淘宝决定继承两位姨姨的领地,以后这里就是它“天猫淘宝”的地盘啦!
小淘宝占据了门口的平台,小圣则看中了院子里那棵大树。
枝繁叶茂,正适合猴子们活动。
它妈妈也会经常过来看它,但小圣不太想跟着妈妈回去野外,它更喜欢跟着两脚兽们生活,比每天在树上窜来窜去好玩多了。
大树上以前还有个人工猫窝,是给金雅和小金做的,但有几年没用过了,偶尔会有鸟儿进去暂时落脚。
从小圣过来后,站里的几位巡林员抽休息时间,把那个猫窝取下来重新修整改造了下,里面铺了个手工做的小软垫和小枕头,再把它固定牢实,就变成了小圣的专用树屋。
为了安全起见,还专门在树屋外面安装了摄像头,就怕小圣睡觉的时候被其他动物或者鸟类袭击。
为了保护小圣的安全,他们还在树下面搭建了安全围栏,不让路过的游客去骚扰树上的小圣。
因为观景台的建成,外加小淘宝和小圣,还有白冰洋的入驻,管护站和旁边的研学基地又火了一把。
不过这一切暂时跟陈影没有太大关系,他已经做好准备,带着先期到达的几个研究团队成员坐车前往滇省湿地。
刀美华在急救站这边待了四五天就回去了,那边团队由她和她堂哥带队,比陈影他们早三天抵达目的地。
他们需要先在滇南澜沧江一带的湿地进行探查,看是否可能存在渔猫。
如果这里找不到,只能去相邻的有确定种群的老缅和老挝的湿地寻找了。
滇省的湿地集中在高原湖泊和高山沼泽以及热带河谷,但这些年因为人类的持续发展,橡胶林的大面积种植,原生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且湿地呈现碎片化分布,已经不太适合渔猫生存。
渔猫的生存区域必须是在湿地,有充足的水域和鱼类作为食物,而且因为邻国有确定的渔猫种群,所以他们才会把目标定在滇南河谷一带。
抵达滇南的版纳后,在刀家提供的地方进行了修整,一行人开车前往湿地保护区。
这片保护区陈影之前来过,就是那次参与亚洲象研究的时候。
开车两个多小时,进入到边境小镇驻扎下来。
刀家在这里租了两个相邻的民居院落,住宿和停车都很方便。另外还布置了一些简单的设备,方便在探查过程中救助其他动物。
“这里保护区管理局跟老挝那边有合作,主要是负责监管保护亚洲象,还建立了亚洲象预警系统,这次过去我们也会跟他们进行交流。毕竟他们常年在边境一带巡护,对湿地的情况十分熟悉。”
另外热带植物园也在这里设立了监测站,重点研究热带群落演替并观察动物行为对生态的影响。
来之前陈影就跟监测站这边联系过,他们确定从没有拍摄到渔猫,连跨境的渔猫都没有看到过,反而是这两年有好几次拍到了云豹,他们怀疑当地人,或者路过的游客把豹猫认成了渔猫。
豹猫在滇省广泛分布于湿地和森林,常见在水稻田、溪流边上出现,捕食鱼类和小型动物。而且豹猫和传说中的渔猫体型差不多,都是豹猫属,不是专业人士很可能会搞混。
但其实渔猫的头型比豹猫大一些,属于矮胖型,而豹猫则是矫健型。
(渔猫)
(豹猫)
他们这次过去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保护区内最大的一片湿地,那里有红树林,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
早些年村民大量种植橡胶树,后来为了恢复生态环境,橡胶树园被取缔,尽量恢复之前的生态环境。
十几年下来成效还是有的,而且当地政府也没有无视本地人的生存,开展了旅游业和养殖业,至少让本地人能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发展家庭经济。
刀家租住的这个村子就开设了农家乐和民宿,当地村委还专门划出一块地修建了五六栋四层楼房,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统一管理,专门租给来过冬的旅居客人,另外接待一些边境游的过夜旅游团,收入也还行。
陈影他们是取得了许可证的,在这里休整了两天后,分成两个队伍进入保护区内,直奔湿地的东西两端。
奔着湿地西边去的那支队伍运气好也不好,离湿地比较近的时候,他们遭遇了野生亚洲象。
这群十二头大象组成的家庭团队行动非常缓慢,甚至在必经之路上停留下来,大有玩尽兴了才会离开的意思。
经过跟亚洲象观测团队沟通后,这支队伍放弃了等待,调头回到村子里等候亚洲象观察团队通知。
另一支队伍正好是陈影和刀美华所在的队伍,很顺利的抵达了湿地东边,还扎了营,准备等天黑之后再去湿地附近观察夜间动物出没的情况。
陈影作为团队核心,晚上行动自然由他主导。
于是当天夜里,顶着蚊虫的骚扰,陈影带着两个学生和一个助手,在湿地附近安放了两顶简易迷彩帐篷,并且各自架起两台照相机,开始安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