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抓鱼,咱手拿把掐(2/2)
刀美华凑过来问他云云干嘛去了,陈影也不知道,猜它是不是回去喂看孩子了。
“云云是渔猫吗?”
“可能不是。它的头型和身形更像豹猫,但它的爪子又有点像渔猫的蹼足,除非基因测定,否则真没法确定它是什么物种。”
但如果云云是豹猫和渔猫产下的后代,且不管能不能繁殖,至少能证明渔猫并没有完全绝种。
不过也很难说,毕竟这里离边境太近了,万一是跨境而来的偶然结合呢。
“好歹有个目标了,如果没在国内,至少顺着这条河找到渔猫的可能性很大。”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跨境寻求合作的准备。以陈影的身份,并且这个项目是在国外知名大学备案的,本身就属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被故意为难的可能性不大。
再加上这条河的支流连接了邻国南哈河保护区的大部分湿地,也是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的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生态廊道,对于这种纯科考性质的活动,两国都很支持。
他俩小声聊了下如果没有找到渔猫,接下来要进行的步骤,还没聊完,就听向导招呼众人赶紧避让。
“前面有象群在往这边走,应该是去河谷那里玩水的。我们让开就行,不要怕,只要不去招惹它们一般都没事。”
众人听劝,连忙让开道路。
果然,没多会儿,就看到树林里走出来一群大象,七八头的样子,其中有一头小象应该是刚出生不久,跟其他大象一比,小得跟玩具似的。
小象胖乎乎的,跟在妈妈身后,一步一个跟头,时不时还要跪下去撒个娇,在其他大象的安抚下又爬起来继续走。
在路过他们躲藏起来的地方时,领头的大象停下脚步盯着他们这边看了至少三分钟,之后才一甩鼻子,慢慢向前走去。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众人感觉背都汗湿了,被吓的。
陈影和刀美华比较淡定。陈影是上次来就参与过象群救助,而刀美华算半个本地人,虽然她主要参与的是大猫们的保护和救助,但有其他动物,包括野生亚洲象的救助,她也会积极参与。
这次过来的方位不同,估计是碰不到几年前接触过的那些野象和大猫了。
隔得远远的赶紧拍了几张照片,众人继续往前走。
这次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居然被他们看到了一头豹子横在前方的树干上。
陈影看了一会儿,确定这头大猫属于吃饱喝足睡午觉的阶段,正常来说只要不挑衅,人家也懒得搭理你。
路是必须要绕的,向导和助理领着大伙儿从树林里穿行,陈影和带的两个学生留在最后。
“老师,这头豹子感觉比华北豹小好多!”
“肯定啊,华北豹那一身毛都有十斤,印支豹的毛短又薄,肯定重量也轻不少。”
“那倒是,热带地区的人身材都比寒冷地区的人瘦小,动物肯定也一样。”
说话这货就是个典型东北大高个,差一厘米就两米的身高,在队伍里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幸好还有两个老外同学可以拉高一下队伍的平均身高。
打卡完毕,他们仨跟着队伍撤离此地。
就在他们刚离开后没两分钟,那头一直闭着眼睡觉的印支豹却突然睁开眼跳下树,来到陈影站立的地方深深嗅了好几分钟,才回到阴凉的树上继续睡。
穿过灌木丛回到林间道路上,众人热得不行。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一些锯齿植物的划割,他们穿的都是比较密实的衣服,帽子面巾高帮鞋,全身都捂得严实。但这样的结果就是热得快中暑了。
“行了,在前面林地里休息一下再走。大家相互检查身上有没有爬虫和植物种子沾着。坐下来的时候要注意地面,可别被小东西们爆菊了哈。”
下午四点多,太阳倒是没有直晒了,可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为了避免中暑,他们得注意散热。
好在大伙儿都有丰富的野外经验,暂时看来还没有人出现热射病症状。
大热天在雨林里行走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休息的时候,几个学生互相靠在一起小眯一会儿。
刀美华精神头还好,把一路上发现的比较珍稀的植物做了记录后,也靠在陈影身上睡着了。
陈影则拿着相机回放,脑子里过了一遍今天发现的那些动物的种类。
差不多到五点半左右,云云回来了。
难为它在这么大的雨林里还能顺利找到他们,而且人家还给带了点吃的过来。
手工缝制的小背包里面塞了些粑粑,里面有馅料的,直接烤热了就能吃。数量不多,人均半个刚好够分。
还有四节竹筒,里面装的是米酒。另外还有一包手撕干巴,已经拌好了蒜米辣子,把柠檬汁挤上去,捏把捏把就能吃。
东西不多,心意满满。
靠这东西吃饱是肯定不可能的,但在干粮之外还能吃点好吃的,那简直不摆了。
众人把食物分着吃完,垃圾收拾好系在背包下面,元气满满继续赶路。
他们今天打算先去离村寨最近的一处湿地附近看看情况。虽然渔猫最常出没的是红树林,但湿地其他地方也可能会出现。
更主要的是他们觉得大晚上去打搅主人家不太好,在野外帐篷过夜,明天天亮了再进村,这样能完成和小姐弟俩的约定,还能尽可能减少给村民带来麻烦,两全!
到达他们的目标宿营地时,云云见他们停下不走,好奇的去抓了下陈影的裤脚,它也不吭声,就抬头,一双漂亮大眼睛水灵灵的盯着他,小脸写满疑问。
“云云,我们今晚还有观察任务,就暂时不进村了。这个麻烦你帮忙带给岩罕和他姐姐好不好?”
手写的纸条,写清楚了他们的计划,也请小姐弟不用担心,他们明天上午肯定会到。
云云歪了歪小脑袋,没强求,转身朝村寨跑去。
这会儿都快八点了,天色昏暗,必须得赶紧把营地搭起来。
这地方位置不错,要是可能的话,他们应该会在这里停留两到三天。
刚把营地搭好,岩罕和他姐姐,还有岩温燕大叔和他妻子都来了,背了不少吃的喝的过来。
岩温燕大叔还主动提出留下来跟他们一起在野外过夜。
大叔妻子不太会说汉话,连比带划的交流了一会儿后,在地图上给他们做了三个标记。
这几个标记是她爷爷年轻时候常去捕鱼的地方,经常看到能跟他抢鱼的水猫子。而当地人称的水猫子,钓鱼猫,就是他们要找的渔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