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妈:你看着我的崽说(1/2)
后勤送动物幼崽奶粉和育幼箱的速度很快,当天晚上小猫崽就能安安稳稳的在箱子里睡觉了。
云云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消息,傍晚也跑过来看了一眼。
它没有凑过去近距离舔小猫崽,只不停的在它身边嗅,似乎在判断它是哪一家的孩儿。
陈影放下手机,捏了捏鼻梁,有点愁。
他刚才跟周围联系了一圈,没有人能保证可以养活这个小家伙。身体正常的猫崽在刚生下就被抛弃后都不容易养活,更别说先天残疾的猫崽,谁也不知道它还有没有其他毛病。
陈影跟几个兽医团队沟通后,感觉还不如自己亲自来养,毕竟他熟悉猫科动物,并且技术也还行。目前最为难的就是没有合适的医疗设备给猫崽检查身体。
肉眼看,猫崽除了前肢残疾外,暂时看不出有什么别的情况。但它生下来就被抛弃,,还被泡在水里不知多长时间。
豹子将它衔过来的时候,小家伙身体都是冷冰冰微微僵硬的,要不是陈影经验丰富,大概率会被当做已经死去的幼崽扔掉。
“别急,我让我嫂子派人送了一台设备过来,暂时安置在村寨里,还有一个专业的育幼员,你只需要每天过去看看就行。”
刀美华的钞能力再度派上用场。
陈影不是没钱,但有些时候单纯靠钱没法解决问题,刀家在本省深耕动保和相关产业几十年,别人办不了的事情,他家一句话就能看到结果。
像现在这种情况,协调设备、安装设备和人员配备,别人觉得棘手的事,刀家很轻松就解决了。
每两个小时要给猫崽喂一道奶粉,小家伙还没有自主吮吸的能力,全靠人小心翼翼的挤在它嘴里后,它才被动吞咽。
别说其他人觉得难办,就连陈影都不知道它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第二天,刀家派来的那位育幼员带着育幼箱赶到了村寨里,就在岩罕家住了下来。
岩罕的哥哥嫂嫂也在帮忙照顾小家伙,夜里烧水、照看、清理,帮助小猫崽排便,他们沉默认真的跟着育幼员哥哥学习。
连云云都把自己睡觉的地方搬到了育幼室外面的走廊上,每天早晚都蹲在门口默默的看着两脚兽们照顾那只小东西。
云云不理解,这只小东西以后也没办法在野外生活,它甚至连捕鱼都做不到,难道一辈子靠人养?
虽然不理解,但它在某次午后,终于跳上了桌子,靠近了育幼箱。
五天时间,这只小猫崽比刚救回来时看上去大了一点点,但还是瘦骨嶙嶙,又因为没有前肢,它甚至连翻身爬动都做不到,叫声也极其微弱。
陈影给它做了检查,暂时没有发现其他的问题,可或许是没有母乳的缘故,小家伙的肠胃不太好,发育也偏迟缓。
刚给育幼员交代完奶粉配比需要更改一下,转头就看到云云的脸贴在育幼箱上面,一眨不眨看着小猫崽。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云云的崽子大太多的话,请云云当奶妈应该没问题。
云云的幼崽都已经断奶并开始学习捕鱼了,它就算想要帮忙喂养也心有余力不足。
不过虽然不能喂猫崽,可给舔舔毛,帮忙刺激排便还是没问题的。
陈影看云云想要主动帮忙,试探着把小猫崽从育幼箱拿出来,放在桌上厚毛巾垫成的窝里。
云云过去嗅了嗅,开始一下下给舔毛,还把崽子翻过来给舔肚肚和PP。
可能是从来没感受过这样的待遇,小猫崽有点应激,脑袋使劲拱,小嘴巴使劲张开却听不到一点声音。
云云很温柔,把小猫崽拢在怀里安抚,直到它平静下来。
陈影和育幼员在旁边看着,等小猫崽睡着了他们才轻手轻脚离开房间。
“看来母猫的存在对猫崽来说很重要,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哺乳期的猫妈妈,不然可以用猫罐头交换请它帮忙带崽。”
听到育幼员的话,陈影摸了摸下巴。
倒也不是没有,就看那边的队员给不给力,能否找到渔猫的产崽地了。
陈影看了眼猫崽,决定亲自过去看看。
那边队员听说陈影他们捡到一只被遗弃的残疾渔猫后,找猫的劲头更足了,可惜要生产的渔猫很警惕,他们至今为止都没能亲眼看到一根猫毛。
原本发现了一处疑似渔猫给自己准备的产房,可等他们装上摄像头之后,好几天都没有看到有猫出入。
那头自来熟的豹子也失踪好几天了,不过摄像头偶尔能拍到它在湿地周围活动的影像,它似乎在寻找什么,每次入境都是低头闻嗅的动作。
陈影猜测它可能是想找到遗弃猫崽的那只渔猫,可至今好几天都没发现,布置在遗弃点附近的摄像头也没拍到渔猫或者其他猫科动物出没的影像,估计这只猫妈妈已经带着它其他孩子搬家了。
湿地面积虽说是缩水很多,但在这一片保护区内的面积还是不小的,靠人力想要排查完基本不太可能。
而且渔猫通常会在湿地边上的芦苇丛根部,和红树林附近的树洞里藏身,又是典型的夜猫子,想要确定它们的存在难度很大。
做好了接下来一周的安排后,陈影准备前去协助寻找可能已经生产的渔猫。
这次他是跟着岩罕的族兄过去的,岩罕家族的一个姐姐就嫁到那边的村寨了,过去也是想要寻求村子里老人的帮助。
过去之后,跟那边团队碰了个面,把他们寻找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后,陈影冒出一个猜测,会不会这只渔猫其实躲在了村寨的某个角落里生产。
可能是灯下黑的缘故,大伙儿下意识的觉得这些猫科动物会远离人类,但实际上因为人类的扩张速度太快,侵占了原本属于这些野生动物的地盘,它们跟人类的共处是被逼的,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南腊河这边的村寨相比岩罕他们村寨要大一点,因为靠近景区,南腊河又是一条大河,村里开展了游河项目,来往的游客数量呈季节性的增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