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91章 新种子与水稻技术在大明推广

第91章 新种子与水稻技术在大明推广(1/2)

目录

第91章新种子与水稻技术在大明推广

大明洪武十三年夏五月,皇庄内,朱标看着那沃野数千亩的金黄稻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心情。

因为今天上午已经割了数十亩田,而根据反馈,平均亩产约有9石。

朱云峰跟他说过,明代一石等于现代180斤,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亩产达到了1620斤左右。

而在他们这边成熟可以收割的时候,现代那边已经到了阳历六月,同样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比他们还提前几天收。

根据朱云峰的说法,他在镇上的五千亩地,亩产基本维持在1400-1500斤之间。

这大大出乎了朱标的意料。

毕竟朱云峰一开始可是跟他们说,常规水稻一季度亩产也就800斤左右,但现在不仅翻倍,甚至比后世产量还高,着实令人意外。

不过如今朱标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了,在与朱云峰的交谈当中,也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原因。

之前在朱云峰之所以说亩产800斤,是他在网上查询到的资料。

但后来才晓得,这是不科学的结果。

真正从事种田行业的农业大户,在不用杂交水稻,而是高产常规水稻的情况下,基本上能达到亩产1200-1300斤。

而很多亩产800斤的情况,是因为农民用的种子都是自留种,农药和化肥使用也不科学,甚至干脆就不怎么用农药,耕作手段也非常原始,造成产量相对低下。

那些农业大户则完全不同。

朱云峰后来在b站上搜过,有一些种田大户up主进行过科普。

基本上只要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地进行农药化肥使用,买高产的水稻种子,规划田间管理,一季度亩产1100-1300斤之间还是轻轻松松。

而朱云峰则是找了专业团队,不仅买了高产常规水稻,优选良种,并且农药、化肥以及田间管理都是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产量自然比那些b站种田大户门的有所提升。

那为什么一样的操作,大明这边的亩产要比现代那边高呢

原因也很简单。

朱标开垦的地是秦淮河边的冲积扇平原地,河边有不少淤泥修建的田亩。

加之这边的气候和生长条件优于山里。

古代化肥又没有滥用现象,地力没有被透支,以及古代害虫对现代农药没有抗性,一触就死等等因素。

自然造成同样的操作,山里常年用化肥的田产量比不上河边淤泥地不用化肥的产量。

所以朱标也明白。

基本上可能也就前面几次产出会这么高,而且由于现代化肥不能供应全大明,因而这五千亩只能算是特例。

等到将来推广到全大明的时候,没有了现代化肥,单独依靠土法炼制的农家肥,产量想要达到这个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朱标也已经十分满意了。

毕竟在此之前,大明的单季度亩产最高也就500多斤,平均亩产往往在300-400斤左右。

现在提升了4-5倍。

哪怕后面降产量,从1620斤降到每亩800斤,那也比现在的大明高了一倍产出。

以后再在北方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等应急粮食,还有其余蔬菜、辣椒、瓜果等产物,何愁大明的粮食不能丰沛起来

“你们觉得如何”

朱标站在田头,负手而立,身后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更远的地方则乌压压有无数农民打扮的汉子。

这些农民就是朱元璋从苏州、常州、湖州等太湖流域传统农业区找来的农业代表,一般是各乡里长、甲首。

他们每个人再带几个人当作见证,过来的开支由朝廷负担,亲眼看看稻田的产量。

此刻很多农民都站在田埂边,激动地摸索着那饱满的稻穗。

站在朱标身边的老人在古代称为乡老,现在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激动不已。

“殿下,这这这.”

“亩产9石.亩产9石,老天爷啊,草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盛世。”

“以前倒也偶尔有过上好的田地亩产6-7石,但这亩产9石,而且还是那么多田全都亩产9石。”

“殿下,我们那边的田也能如此吗”

周边乡老很多都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亩产9石,在他们眼中已经是神迹。

朱标笑道:“这亩产9石已经是难得的事情,但你们若是好好耕种,亩产6-7石应当还是可以。”

“殿下,为何只能产6-7石”

一个乡老忙问。

朱标解释道:“因这田地是朝廷精心照料所致,你们想达到这点,相当不容易。不过好好按朝廷的旨意做,高产当无碍。”

说罢他又道:“这些产出的种子,都会送往江浙,之后由农庄的田户们指导你们做。朝廷也会在那边开设肥料站,用于制作专门的肥料,由当地典农卫统一进行管理。”

这是朱标考虑好的事情,下半年这些二代自留种要全部在太湖流域种植,现代化肥肯定无法大规模运输,那就只能自己自己做土法堆肥。

不过农药倒是可以运不少来,因为农药是可以进行稀释的,以现代农药的威力,对付古代害虫轻轻松松。

他打算在那边设立专门的典农卫进行管理。

那些在皇庄培养好的有经验田户一律都授予典农卫小旗的职务,让他们带领当地农民进行规范化种植。

这样目前产的5000亩水稻就能迅速在太湖流域生长壮大。

等到三年左右,种了五六代,种子开始退化的时候,再让朱云峰那边运种子过来就行。

如此长期下来,有了太湖流域的先进经验,自然也就能在整个南方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好好好。”

周围乡老们听了连连点头,欣喜不已。

这事对于大地主们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中小地主以及普通自耕农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喜讯。

毕竟大地主需要的是土地兼并,而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是没有资本大量进行兼并的,粮食产出越多对他们越有利,因此亲眼看到这盛况,没有人不会欣喜。

至于大地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会不会搞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搞事老老实实听话最好,要是搞事的话。

朱标眼眸闪烁过一缕寒芒。

他爹可是朱元璋!

当下,朱标下令,将这些水稻尽数收割。

由皇庄农户重新进行筛选优质稻种,然后用麻袋装车,押赴苏州、常州、湖州等地,准备今年下半年种植。

下午朱标回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书房办公,他现在批阅奏折,都是用水性笔,比毛笔方便很多,批阅速度也快。

听到脚步声,朱元璋抬起头,平静中压抑了一抹激动道:“收割了”

“收割了。”

“一亩多少”

“九石,比云峰那边还多一石左右。”

朱标笑逐颜开道:“父亲,我大明的田,能亩产九石了。”

朱元璋的笔尖一抖,差点刺在奏折上。

好在水性笔不会滴墨,不然肯定要坏了这本奏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