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新政实施,国力强盛 三(1/2)
第337章新政实施,国力强盛三
在辽国皇宫那宽敞明亮的书房中,萧峰正对着一幅巨大的辽国疆域图沉思。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刚毅的脸庞上,勾勒出他坚定的轮廓。
此前,他已巧妙安排辽国铁匠前往大宋偷师先进冶铁技术。
而此刻,他心中又在谋划着提升辽国经济的宏伟蓝图。
萧峰踱步到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提笔写下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三大经济策略。
萧峰回想后世自己的祖国的经济措施决定实现羊毛工业化。
萧峰知道辽国草原广袤,羊群遍野,这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萧峰计划在辽国建立五大毛纺中心,每个中心都配备先进的水轮纺织车和熟练的工匠。
按照他的估算,这些毛纺中心每年能够处理500万头羊的羊毛,将其加工成精美的毛毯。
而这些毛毯一旦出口,所获利润极为可观,预计可达北宋岁币的六成。
这不仅能极大地充实辽国国库,还能让辽国在和大宋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点,就是开放“五市”。
萧峰深知商业流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于是他决定在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大同)、上京、中京、东京(今辽阳)这五座重要城市设立自由贸易区。
在这些区域内,取消繁杂的关卡和税收,鼓励大辽国内外商人前来贸易。
到时候,五市一定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香料、珠宝,纷纷都会汇聚于此。
交易数额与日俱增,辽国的商业活力就会被彻底激发出来。
第三,萧峰决定发行“契丹交子”。
当今辽国面临铜钱短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萧峰借鉴北宋交子的成功经验,决定以国库白银储备为保证金,发行辽国自己的纸币——“契丹交子”。
为了确保交子的信用,萧峰打算专门设立严格的监管机构,控制发行量,保证其与白银的兑换比例稳定。
“契丹交子”一经发行,一定能迅速在辽国境内流通起来。
极大地方便商业交易,促进辽国的经济的繁荣。
萧峰看着纸上写下的三大策略,眼中透露出自信与期待。
他相信,只要这些计划顺利实施,辽国的经济必将迎来飞速发展,国家实力也将更上一层楼。
想到就做,萧峰吩咐了自己的贴身太监,传令叫来自己早就留意的三个人才。
很快三人就到了。
萧峰目光落在自己下方三个神色紧张却又难掩激动的年轻人身上。
这三人皆是萧峰近期从灵鹫阁发掘出的平民天才。
一个叫阿古达,身形精瘦,目光如炬,透着商人般的精明;
一个是乌兰,身形高挑,面容冷峻,浑身散发着果敢干练的气质;
还有一个是巴特尔,身材魁梧壮实,憨厚的脸上满是质朴与诚恳。
“阿古达。”
萧峰开口,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
阿古达连忙跪地,声音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我命你负责羊毛工业化项目。
在辽国建立五大毛纺中心,此事关乎我大辽经济命脉,你需精心筹备,合理规划。
从羊毛的收购、加工到毛毯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待项目落成,定少不了你的功劳。”
萧峰目光如电,直直地看着阿古达,言语间满是信任与期许。
“陛下如此信任微臣,微臣定当肝脑涂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