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暮雪孤翁悲离歌 > 第394章 洼塘情残躯志梦,夕照清波梦韵柔

第394章 洼塘情残躯志梦,夕照清波梦韵柔(1/2)

目录

沃野耕耘志未休,莲环相赠爱长留。

鱼肥水暖良缘定,夕照清波梦韵柔。

柱子和月娟相拥在夕阳下的画面,被晚风轻轻揉碎在河面上。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像母亲呼唤游子的手臂,可月娟此刻却觉得,真正的家就在眼前这个男人的怀抱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柱子仿佛变成了一棵被春雨滋润后焕发生机的小树苗,全身都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协助家里做一些农活,而是开始积极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露珠还在草叶上闪烁时,柱子就已经早早地摇着轮椅出门了。他穿梭在村子的小道上,与遇到的每一个人微笑打招呼,然后径直朝着村东头的荒地驶去。

那片荒地位于村子的边缘,常年无人问津,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然而,在柱子的眼中,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却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机会。

他仔细地观察着荒地的地形和土壤状况,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他想象着在这里挖掘一个大鱼塘,放养各种鱼类,然后在鱼塘周围种上莲藕。等到夏天,荷叶田田,荷花盛开,一定美不胜收。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利用这片土地的自然美景,开办一个农家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品尝新鲜的农家菜。

柱子心中的想法像火焰一样燃烧着,让他难以平静。他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妙不可言,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计划从脑海中的蓝图变成现实,让所有人都见证他的智慧和勇气。

于是,柱子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脚步轻快地走向了村里的老支书家。一见到老支书,柱子便兴奋地开口,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一五一十地讲述出来。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充满了激情和自信。

老支书静静地听着柱子的讲述,脸上渐渐浮现出惊讶和赞赏的神色。当柱子讲完后,老支书不禁对他的创意和决心深感钦佩。他拍了拍柱子的肩膀,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并答应帮助他协调相关事宜。

柱子心中的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他感激地看着老支书,知道自己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有了老支书的支持,柱子相信这个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实施,为村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月娟凝视着柱子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心中一阵酸楚,她轻柔地对柱子说道:“柱子哥,你看你这眼睛都熬红了,还是先歇一歇吧。”然而,柱子只是微微一笑,紧紧地握住了月娟的手,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他的指尖有着厚厚的茧子,那是长期劳作留下的印记。当他的指尖轻轻划过月娟掌心的纹路时,月娟感受到了一种粗糙而温暖的触感,仿佛这双手已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柱子看着月娟,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他轻声说道:“娟儿,你知道吗?我在这片地里种下的不仅仅是莲藕,还有我们的未来。只要我们努力,等到秋天莲藕丰收的时候,我就去镇上找销路,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力量,让月娟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暖流。她知道,柱子一直都是个勤劳踏实的人,他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只为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希望。

这话像一颗种子,在月娟心里生根发芽。她开始偷偷跟着村里的绣娘学手艺,把自家种的棉花纺成线,绣出一朵朵并蒂莲的花样。夜里油灯下,银针在她指间穿梭,绣布上的莲花渐渐绽放,就像她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现实的冷风总在人最温暖的时候吹来。中秋那天,月娟的母亲又领来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男人提着高档礼盒,说话带着城里口音,说自己在县城有房有车,能给月娟富足的生活。月娟躲在屋里,听着母亲热情的笑声,心像被塞进了冰块。

"闺女,你出来见见!"母亲的喊声穿透木门,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月娟咬着嘴唇打开门,迎面撞上男人打量的目光。她突然想起柱子说过的话,挺直了脊背:"婶,我已有心上人了。"

母亲的脸瞬间沉下来:"柱子?他拿什么给你幸福?坐轮椅的残废,能养活你一辈子?"这话像一把刀,精准地刺中月娟最脆弱的地方。她浑身发抖,却听见院外传来熟悉的轮椅转动声。

柱子不知何时来了,轮椅停在院门口,脸色苍白如纸。他看着月娟泛红的眼眶,喉咙动了动,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是一本鲜红的承包合同:"叔婶,我承包了村东头的洼地,明年就能养鱼种藕。这是营业执照,我还联系了镇上的超市......"

月娟的父亲接过合同,眉头皱得更深:"这些都是未知数!你拿什么保证能让月娟过上好日子?"柱子握紧轮椅扶手,指节发白:"我用一辈子保证。"

空气凝固了片刻,月娟突然上前握住柱子的手。她能感觉到他掌心的温度,像冬日的炉火:"爹,娘,我要和柱子在一起。就算日子苦,我也认了。"

母亲气得直抹眼泪:"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糊涂!"月娟却笑了,笑容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娘,真正的幸福不是房子车子,是有人懂你、疼你,愿意和你一起把日子过成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