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373章 定制出国服装

第373章 定制出国服装(1/2)

目录

“百年来,华夏形形色色的坏人很多,但最坏的,还是那个窃国者。”

有理。众人都点头。

窃国者,窃国大盗袁氏也。

那袁氏就是一个枭雄,而且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忽悠,就连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

“哎,小宁啊,那你说的王新刚,他演哪个角色呢?”

英叔对于让他演那个坏到底的,不仅没有丝毫不满,反而是特别的兴奋。

像他演过《骆驼祥子》里的刘四爷,演过《茶馆》里的刘麻子父子,但都不够坏。

他突然想起了他这个大侄子之前说的,看到他和王新刚,才想起的历史故事。

“蔡松坡。

既然是纪念辛亥70周年,那么最有意义的,就是辛亥之后的护国战争。

纯粹的历史片,如果像纪录片似的,就不吸引人了。

所以,我构思的剧本里,要加入一个女主角,就是小凤仙。”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知道季宇宁的剧本什么内容了。

这段故事带有传奇性,其实此前也有人拍过。

季宇宁想要拿出的剧本,就是前世1980年北影厂自己搞的投资最大的那个电影项目,也就是投资一共98万的电影项目《知音》。

当时北影厂是1980年开始策划,导演就是谢铁骊谢导等三个人,剧本的编剧是北影厂的编剧,姓潘,也是个大才子。

剧中的蔡锷是王新刚出演的,而袁项城就是英叔扮演的。

那个电影中的同名主题歌,就是李老师演唱的那首歌,当时给季宇宁的印象特别深,不仅曲佳,词妙,唱的也好。

那个主题歌,也是这位编剧创作的。

当时这个剧本拍摄的时间,是1981年的3月到7月,从开机到封机,一共是5个月。

这部电影的上映,是在1981年的10月10日。恰好是在辛亥70周年那个纪念日。

这部电影可算是当时北影厂下了血本拍的,总成本将近100万。

那个时代国内的100万,那可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当时的剧组为了展现历史的真实感,不仅投入了巨大的物力,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

剧组搜集了众多历史研究资料,走访了数十名历史学家,拜访有关还健在的经历过那段历史的知情人,还到故宫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寻找当年事件发生时的相关历史文物,还特意去了京城虎坊桥附近的陕西巷、胭脂巷、百顺胡同等遗址。

季宇宁觉得自己应当参与这样一个历史题材的大制作。当然,由他提议发起这样的项目,那就更好了。

此时面前的汪厂长,脸上已堆满了笑容。

“嗯,小季啊,你这个想法很不错的。

纪念辛亥70周年,这个故事内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小季你可以先把本子大纲写出来,或者把初稿拿出来,我们再来讨论。需要收集资料,厂里也可以配合你。

当然你也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思路完成它,最终拿出完善的本子。你在创作过程中搜集资料花的费用,最后厂里给你报销。

你小子这几年写出来的本子,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汪厂长的话,让季宇宁很满意,看来老汪同志也开窍了,开始有点儿向上影厂的徐厂长看齐了。

其实跟季宇宁谈别的没用,谈钱就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