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你有张良策,我有过墙梯(2/2)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上一句道:“倭国并无射程远的重炮,我们的重炮可以抵近再开炮,威力更大!”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不由得点头:对啊,忘记倭国军队就没有重炮这事了!
都司李应诏思索片刻后,跟着说道:“戚大帅所言有理,只是若要以火炮攻城,必然需要大量弹药,且搬运火炮也需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还得防范倭军突袭,这其中困难也不少啊。”
戚继光听了,露出淡淡笑容道:“倭军要是敢出城,那是最好不过了,就怕他不敢出城!”
一听这话,其他将领豪气顿生,当即点头附和,一个个都笑了起来。
就那些猴子,还真怕他们不敢出战!
谭纶看到这一幕,微笑点头,然后再看向下一个他信任的将领。
俞大猷看到谭纶看向他,便主动站出来说道:“大人,末将以为,还可海路并进,直驱倭国都城。一路上,倭军要是敢拦截偷袭便最好,先行杀伤他们。如果他们躲着像老鼠,那我们就打下倭国都城。”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倭国都城,他们不敢不救,我们也可以视情况,看是围城打援还是先攻下城池,再清剿城外倭军!”
谭纶听了,点点头,不过他追问俞大猷道:“如果野外倭军一直不露面,像狼一样,不看到我们的致命弱点不进攻呢?”
听到这话,中军帐内的将领,都不由得愣了下。
对啊,如果倭军一直避免决战怎么办?
然而,俞大猷却一点不慌,依旧不快不慢地回答道:“末将打听过了,倭国这边的雨季是七月左右,会持续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因此,如果倭军一直拖着不和我们决战的话,我们就多打下一些城池。到时候雨季到来,我们在城里休养生息,看他们在野地里能耗到什么时候去!”
戚继光听到这话,跟着补充道:“坚壁清野之策,本就是一把双刃剑,既伤敌,也伤己。要末将看,如今才是四月中旬,未必需要等到雨季,倭军那边便会坚持不住,自己都会崩溃!”
谭纶听得连连点头,见底下将领都不再有其他建议,便决定道:“诸位说得不错,本官再补充三点!”
听到他说话,所有将领都认真听了起来。
“其一,水师一定要守好,不能让倭军有偷入九州岛的可能……”
大明的主力军队都出征本州岛,在九州岛的,都是朝鲜、琉球的仆从军为主,战斗力要比倭军差。一旦被倭军投入九州岛的话,后方就会不稳。
不管是戚继光、俞大猷,还是其他将领,都明白主帅的这个意思。
“其二,水师也还要发挥出机动优势,不需要海陆并进,海路可以先行突进,跳到倭国的后方去登陆作战,打乱倭国军队的部署!”
“其三,可行虚张声势,耗倭军实力之计,第一阶段的重点,是这里……”
“……”
谭纶做了接下来的军事部署,随后军队便开始行动了起来。
………………
时间一晃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明军主力一直在海边扎营,并没有开拔。有不少次,骑军突然大举出动,看似大军要出征,但是最终,却又没动静。
倭军这边,终于有等不下去的,纷纷跑去盟军主帅,织田信长这边了。
这不,浅井长政一见织田信长,就立刻抱怨说道:“信长公,大事不好了!已有不少贱民耐不住性子,偷偷逃跑了。这时间也拖的太久了,实在管不住了!”
跟着一起来的朽木元纲,也跟着附和道:“是啊,信长公。不仅如此,我们为了坚壁清野,将大量粮草集中储备,可这么多军民都撤到内陆,消耗巨大,如今粮草也快要支撑不住了。再这么下去,恐怕未等与明军交战,我们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狗日的明军一直按兵不动,他们到底在谋划什么?我们却被这不明不白的局势拖得疲惫不堪,军心、民心都开始不稳了。”
织田信长面色阴沉,心中也是烦躁不已。
他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明军此举定然有诈,我甚至怀疑,他们的主力已经不在那里了。”
说到这里,他眉头紧锁,又补充说道:“我多次派出人马刺探,但是明国骑军众多,根本无法渗透过去刺探。”
还有个原因,他没说,就是倭人和明军实在不同,根本没法乔装打扮,因为身高的差距太明显了!哪怕有几个不明显的,语言不通,一问也会露馅。
浅井长政听了,恼火地说道:“信长公,既然明军不动,我们便主动出击。挑选精锐部队,趁夜偷袭明军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或许能扭转局势。”
织田信长边上的黑田官兵卫听到这话,立刻摇头说道:“柴田大人,此举太过冒险。明军营地戒备森严,且他们既然敢按兵不动,想必早有防备。贸然偷袭,只怕不但无法得手,还会损兵折将。”
浅井长政真的很气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办,坐以待毙?”
织田信长心中叹了口气,要是实力相当,也不需要这么多事,直接打就是了。
但是,从前期的交战看,正面对战,哪怕倭军兵力占优,要想取胜,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他沉思片刻后,还是说道:“这样,我再多派探子深入明军营地附近,探查他们的虚实,看看他们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同时,要稳定军心民心,对于逃跑的贱民,派人追捕,以儆效尤。至于粮草问题,让山阴道那边解决吧,等打赢了明军,再论功劳!”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了,不过,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