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辫子剧为什么会被封杀?(2/2)
[聪明!]
[说到天下长河,历史中确实有陈潢这个人,水利专家,治河名臣,含冤而死。]
[朱元璋:自从麻子哥当了千古一帝之后,我就成万古一帝了。]
[康熙王朝下架了?]
[不信谣,不传谣。]
[康熙王朝被下架后又重新上架过,整改过。]
[被郑经的后人告了,说康麻子王朝丑化郑氏。]
[郑经是郑成功的儿子。]
……
【为何古代一到打仗的时候就缺粮?#历史】
“我们的粮食不如后世那样高产。”
“还有运输速度,也不如后世。”
【“古代一打仗就缺粮,准确的说是前线军队手中缺粮,原因有三。”】
【“一是运输。”】
【“古代运输难度大,特别是往偏远或边境地区运粮,难度更大。”】
【“古代没有现代科技,也没有平整的道路,只能用人推马拉的方式运粮。”】
【“运粮的士兵加上拉车的民夫,人数甚至不亚于前线战斗的士兵,他们一路上也得吃饭,会消耗大量的粮草,加上路面崎岖颠簸,如果赶上大雨洪水等灾害,会导致粮食减少甚至腐坏,真正到前线士兵手里的军粮,其实没有多少。”】
【“缺粮的第二个原因,是种田的青壮年少了,吃军粮的人变多了。”】
【“平时不打仗的时候,军队人数没有那么多,他们平时几天一训练,消耗的粮食远少于战时,还能在周边开垦荒地,自给自足,参考屯田制和府兵制。”】
【“一到打仗的时候,朝廷就会扩张军队,原本在家种地的青壮年,全去前线打仗去了,家里的地只能老弱妇孺来种,这就会导致粮食减产。”】
【“这一增一减,消耗的粮食就更多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前线士兵的饭量太大。”】
【“打仗是体力活,极其消耗体力。”】
【“有记载,四万大军八九个月就能吃空一个省35万石的储备粮。”】
【“所以,古代粮草就是士兵的命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历史中有很多因为断粮战败甚至全军覆没的例子。”】
【“最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烧了袁绍的军粮。”】
【“但历史上有一支军队,出门作战的时候只在身上携带一些随身口粮,没有后勤队伍,你知道是哪支军队吗?”】
[程昱:我懂,老乡鸡。]
[应该是黄巢吧?]
[霍去病打漠北的时候,轻装简行,也是走到哪吃到哪。]
[博主说的是蒙古骑兵。他们不光走到哪吃到哪,还不挑食,程昱做的那种军粮也能吃得下。]
[如果不缺粮,诸葛亮早北伐成功了。]
[诸葛亮那不仅是前线士兵缺粮,蜀汉也缺粮,归根究底的原因是地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