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 第447章 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447章 解决问题的办法(1/1)

目录

楚俊远这个时候才深切地体会到,自己与楚凡在治国能力上的差距。楚凡已经提示他如此多的信息,自己却依然不能完全的领会陛下的深意。

楚凡见楚俊远仍是一副不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模样,心中有些感到无力,楚俊远还是没有能够提出这个世界的框架去想问题,只能将自己心中的处理办法毫无保留地告知他,让他照此下去执行即可,也没有必要让他自己去思考为难他了,也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精力了。

楚凡开口说道:“你回到耀城后向这些家属和孩子讲清楚,魏国国防大学不会因任何特殊情况破格录取学生。不过,烈士家中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可减免学费。此外烈士家中的孩子毕业后,能获得优先提拔,父辈或祖辈的功绩还可转化为个人荣誉以及晋升时的考量因素。

当然,其他四所大学也将施行同样政策。朕会让曹丞相通过皇家日报发布这条消息,让所有魏国百姓都知晓。如此一来,他们便不会再为难你,届时你正常开展招生工作就行。

如果你没有其他的事情的话,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继续进行魏国国防大学的招生工作了。”

楚凡直接下达了逐客令,今天自己已经处理了太多事情了,已经很累了自己已经不想在进行工作了。

先有楚正林和傅有德前来询问蒸汽火车以及婚礼的事情,接着楚俊远又来询问关于烈士子女的录取问题。今天自己这个一心只想躺平的咸鱼深感疲惫,自己要留出时间好好的和自己的后宫佳丽进行玩耍了。

楚俊远也看出来了楚凡的不耐烦,既然自己已经拿到了详细的处理办法和方针,便不再多言。他深深鞠了一躬后,恭敬地退出了御书房离开了皇宫。

在前往耀城的路上的时候,楚俊远仔细的琢磨着楚凡的话。他越想越感到陛下在治国方面的智慧与远见。楚俊远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理解楚凡所给出的解决方案背后的深意。

楚俊远心中感慨的想到:陛下的治国手段就是高明啊,当陛下把对烈士子女的优待政策发布过后,那么魏国将会出现更多的愿意为国捐躯的英雄。因为这样的政策会让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后代子孙能够有一个好的起点,他们会更加的为魏国做出贡献。

这样的措施不仅能激励人们忠于国家,还能强化国家的凝聚力。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样的政策只有真正的为国做出贡献,才能得到实际的回报。而烈士子女的优待,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公平。而这样的政策是圣武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

而那些普通的百姓或者那些原本冷眼旁观的世家大族看到那些烈士的后裔得到如此恩惠,他们会不会也想着让自己的孩子也能获得类似的待遇呢?楚俊远十分的相信那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因为有许多人他对于自己的遭遇并不会有太大的不满,但他们会对自己家族当中的后辈是否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而拼尽全力。

而陛下让五所大学坚决不破格录取学员,一方面是为了保持教育的相对公平,只要能够通过入学考核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大族当中的学子都能够进入大学进行学习。这样只要普通百姓的孩子能够勤奋学习,同样能够考入大学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保持学员录取的公平性,也能够确保大学选拔的是最优秀的人才。而到时候不管是普通百姓的孩子还是世家大族的孩子,只要能够从五所大学毕业,那么他们都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精英,这样就完全的避免了滥竽充数的存在。

楚俊远在想通了这些问题过后就急忙的赶回耀城了,他率先来到魏国国防大学让城卫军妥善的把这些烈士的家属妥善的进行安排,因为今天已经是黄昏了,今天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给他们做解释了。

而且楚俊远想到了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讲解陛下所做出的新政策,能够使得这些烈士的家属能够更加的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然后还能够感染那些来围观的普通百姓和那些世家大族的成员。

楚俊远看着快要落下的夕阳,心中也是万分的感慨,自己既然解读出了陛下的政策的深层含义那么自己就要去把这件事做到最好,而和这些烈士家属说话最好的地方——那就是陛下所建立的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当中虽然可能没有这些烈士家属当中的亲人,但它却是陛下对为国牺牲的英雄们表达敬意的圣地。而且这个地方还是皇陵的旁边,到时候自己在这里宣读陛下的新政策,能够有更大的感染力,到时候这些烈士家属也能够更加的听从自己的劝告。

与此同时,在接到了楚凡命令的曹孟德也正紧锣密鼓地安排皇家日报对这一政策进行刊登。要知道现在正是魏国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开封城以及三座卫城的五所学院正在进行招生,所有关于大学招生的政策和消息都必须第一时间印发出来让魏国的百姓知道。

第二天一早的时候,魏国皇家日报已经开始售卖过后,当开封城当中的那些正在等待大学录取的学子看到报纸上的内容过后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当然大部分还是十分的支持楚凡做出的这项政策的,当然也会有人反感这项政策,毕竟他们早就进行了考生,然而现在却是三天两头的出现新政策这和戏耍他们有何区别?

除了学子们在议论新出的关于烈士子女的优待政策,一些世家大族也在考虑自己能否在这项政策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一些世家大族的家主把家中的长辈聚在一起,纷纷揣测着这一政策对家族子弟培养方向的影响。

有的家主认为,往后不能再单纯依靠家族势力为子弟谋出路,得让他们真才实学地去考大学;而有的家主则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拉近关系的契机,若家族子弟能与烈士后裔交好,说不定能在未来获得更多助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