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329章 祭祀仪式

第329章 祭祀仪式(1/2)

目录

一如去年,部落集议召集了各个村子的村长,以及各个工坊、居住点的队长,基本上与去年相比,人员变动不大,只有几个新成立的工坊和营地队长,算是生面孔。

今年有一些村长或者队长也没有赶过来,比如远在三族营地的熊皮、鹿尾,临时负责沼泽区营地的木驮,以及留守在白骨洞营地的羽落,还有灰部落的草晨……距离实在遥远,即便他们有心回来,熊洪也不允许,对于熊部落来说,明年发展的重点,就是对白河、鹿山、貊林三个部落进行“攻略”。

而这几个队长或者营地的负责人,都是经过熊洪长久观察才确定的,秋天回来之前,已经将他们要做的事情详细交代、安排给这几个负责人,今年冬天,他们的任务同样不轻松。

今年参与集议的村子或者营地,除了去年的23个外,又额外新增了几个,如造船坊的水鱼、河口营地以及沙洲营地的熊土,还有几个原来各个村子的副手,也都被安排到了新开发出来的工坊、营地里面,担任负责人或者队长。

跟去年不同,今年还特别邀请了貊巫和乌青,作为貊林和鹿山两个部落群的代表,来参与、旁听。

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气晴朗,铜钟敲响十下时,熊巫带着部落的巫师们,在新平整的部落广场前,围绕着火堆,进行盛大的祭天仪式。

原本围墙宗庙门前的空地,面积不大,容纳不了所有族人都参与到仪式中来,故而在考核之后,部落便指派熊二召集人手,将广场和土台重新建造,而新的地点,就在钟楼南边。

钟楼周围已经有了一圈院墙,而在院墙南门外,搭起了一座高五米多,直径十米左右的砖石祭台,跟之前宗庙面前的祭台很是相似,都是分为三层,每层都是从上到

唯一不同的,宗庙面前的是方形,而这里面积更大,更加广阔,就建成了这种圆形的祭台。

祭台第一层,围着最外边的台阶,插着部落所有村子的旗帜,在寒风的吹动下,微微摆动着;第二层则摆放着部落各种产品的长案,比如一陶盆粟米、黍子等,还有一些肉干、工具,反正只要是部落有的,差不多都能看到,甚至有些体积太大的,用陶土制成模型,摆在上面;

第三层则显得更加庄重,在靠北的边缘,插着一面要比各个村子村旗都要大上几倍的旗子,上面画着一个巨大的暴熊图案,旗面整体呈现出灰褐色,颜色偏深。

旗帜下方,摆放着一张桌案,上面不仅有“太牢三牲”的牛羊豕头颅,还用木盘盛放着一束粟穗、一束黍穗和几枝带籽的麻杆;而在顶部中央,则摆放着一具巨大的青铜鼎,一人多高,整体呈方形,四面刻着神秘繁杂的花纹和文字,鼎里面的内壁上,还刻着不少的文字,用于介绍这具鼎的来历。

去年制作的青铜鼎,由于技术和材料的原因,在经过使用几次后,便发生了变形的现象,虽然没有拉到锅炉里回炉重铸,但也是放在宗庙面前的小祭坛里存放着——祭坛底部并不是实心的,而是有一小块空间,专门用来存放这些祭品。

部落的巫们围绕着祭台载歌载舞,配合着钟楼上敲击的钟声以及鼓声,以熊巫为首,跳着比去年更加复杂、人数更多的舞蹈,希望可以沟通上天和先祖,给部落带来更多的食物。

族人们站在广场上,神情肃穆,四周点燃着的火堆,驱散了寒冷,也让他们的心跟着巫师们的舞蹈一起跳动着。

鼓声停止,巫师们也同时停止了祭祀的仪式。

熊洪搀扶着有些脱力的熊巫,一步步地走上祭台台阶,到达最顶部站定之后,拿出一卷竹简,由熊洪代表部落,向上天表达熊部落一年的成果和对明年的祈祷。

“……熊部熊洪承昊天之极,仰观星汉以明时;率土而居,俯察草木以应候。兹当岁序更迭,万象更新,特召诸人,盟于熊旗之下,共商来岁兴衰之计。

溯我族源流,先祖钻木而炊,现众尝草而耕,披荆斩棘,始得依山作屏,傍水为障。今观四野:粟黍盈仓而未尽其利,牛羊遍野而未臻其繁;干戈虽备而武德待彰,稚子渐众而蒙养方兴;垣墉初具而规制未宏,邻部星列而往来尚疏。此诚存亡继绝之际,亦乃开疆拓宇之会。

谨以六事愿祈先祖:一曰耕稼以养民,二曰畜牧以蕃息,三曰缮甲兵以作自强,四曰兴教化以启蒙昧,五曰筑垣墉以固根本,六曰结盟好以睦四邻。凡此诸端,皆系族运,当以凌河熊山之灵为盟,共参天地之术。

耕种稼穑,非一锸之功;织布纺纱,非一缕之劳。愿诸君秉赤诚,吐肺腑,谋深远,策万全。或言耒耜改良之术,或尝六畜孳息之方,或论旌旗金鼓之制,或陈弦歌庠序之规,或议版筑丈尺之法,或谋玉帛往来之道。但有益于部族者,虽刍荛之言必录;苟无补于生民者,纵金铁之辞弗取。

今以玄龟灼甲,得吉兆于正南;苍鹰振翼,示祥瑞在东北。吾等当效鸿雁之高翔,勿作燕雀之低回。冀此会毕,使我族炊烟永续,薪火长传……”

这些祭文是要封存起来,埋到祭坛里面的,熊洪便没有让人抄在纸上,而是直接用竹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