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庐江世家(2/2)
“霍将军,庞军师,这几位皆是我庐江名门望族中人,待在下为二位引荐一番!”
刘晔身为扬州名士,自己家族在庐江亦是地位尊崇,人脉广博。
如今他对霍骁印象颇佳,既已诚心投入刘皇叔阵营,自然要当众作为表率,引荐其他世家归附,为新主刘皇叔执掌庐江出一份力。
霍骁当然明白其中关节所在!
很快,在刘晔殷勤介绍下,霍骁结识了庐江何氏家主何他,陈氏家主陈禹,庐江故太守陆康族弟陆铭等世家人物。
那庐江陈氏,却正是江东大将陈武家族!陈武并非陈氏嫡系长房,乃是出自陈家旁系,不过家主陈禹也并不避讳,主动谈及此事,颇有开诚布公之意。
这汉末乱世,世家大族人才辈出,却狡兔三窟,同族中人各自扶保不同主公,甚至彼此敌对,倒已是寻常之事,霍骁也心中了然。
不过......这位来自庐江陆家的陆铭,倒是让霍骁更感“兴趣”。
此人既是庐江故太守陆康族侄,那便也是未来的江东柱石,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族叔!
当年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间接造成陆康惨死,陆家百余口死伤过半,孙陆两家当下乃是仇敌。
在霍骁的后世记忆中,陆逊是在仇人孙策死后,才被其弟孙权招揽,加入了江东孙家阵营。
孙权制衡手腕高超,为平息兄长孙策与江东世家的仇怨,便做主将孙策之女许配给陆逊,两家结为姻亲,作为孙家与众世家“合作”的表率,在这之后孙陆两家才渐渐化敌为友。
此后,陆逊凭借自己的不世之才,屡立大功,更在夷陵之战大放异彩,一手促成了蜀汉衰败!
可惜天意无常,陆逊在官拜平北大都督,东吴丞相,位极人臣之后,却莫名卷入“二宫之争”,触怒孙权,在孙权不断猜忌责难下,陆逊这位天纵之才带着满腔愤懑与委屈离世!
当下这个时空,霍骁自然不会让主公重蹈夷陵覆辙,而此时孙策未亡,孙陆两家远未和解,陆逊便是可以争取拉拢的对象。
看着眼前原本归属曹魏的谋士刘晔,霍骁心中大定,下决心要让陆逊投入自家阵营!
于是,他先不动声色,与陆铭热络攀谈一番。这才得知,原来家主陆康逝去后,仅剩的陆家族人便被孙策强令迁往江东吴郡,其中包括陆康幼子陆绩,及侄孙陆逊。
而身为陆逊族叔的陆铭这一支,则是被孙策“恩准”,在庐江为陆康守墓。
听闻此时陆逊远在江东腹地吴郡,辅助族叔陆绩支撑陆家家业,霍骁倒是颇有些失望。
不过,他手中的烛龙秘谍,已将情报网拓展至江东腹地,寻机邀请陆逊出仕,倒也未必不可能。
霍骁见陆铭为人方正,颇有才学,更有出仕意愿,当即便担保,会在刘皇叔之前为其美言。
自家主陆康去世,陆家便彻底败落,陆家中人更是饱受孙策压制猜忌,如今大名鼎鼎的刘皇叔与孙家相争,自己还有望在其麾下为官,陆铭自是大喜过望,对霍骁连连拜谢。
那何氏,陈氏等家主见此,俱是艳羡不已,纷纷上前与霍骁攀谈,颇有自荐甚至讨好之意。
霍骁心知自家主公要稳居庐江之地,必定离不开这些本地世家大族支持,当即他也只得摆出一副礼贤下士之姿,与这些家主频频举酒,给出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许诺。
而凤雏庞统性格高傲,对这些世家中人的“俗气”自然是嗤之以鼻,反与刘晔相谈甚欢,颇有惺惺相惜之意,这场酒宴倒算得上宾主尽欢。
翌日,霍骁命麾下秘谍分头行动。
一面前往孙策残军退往的襄安一地,打探江东军后续动向。
一面快马传信,前去寻主公驻扎于庐江北部的大军,禀报皖城归附,顺便探听主公与刘勋主力战事。
下章预告“骄兵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