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顾此失彼(下)(2/2)
不过,他很快打消了这不切实际的念头,说道:
“我军虽有兴霸,长文为水军大将,但毕竟锦帆水军实力尚弱,即便与江东军拼消耗,将孙策襄安守军尽数歼灭,短期之内也难以渡江南下,夺取江东诸地!反而消耗军力,徒令那许都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刘备思虑半晌,终于下令道:
“仲平,你命兴霸,长文麾下水军继续追踪江东水军动向,密切留意孙策是否继续增兵!”
“士元,你继续命潜伏于江东的烛龙秘谍,与会稽王晟保持联络,尽快探明许贡起兵进展!”
“孔明,你与子扬征调皖城附近军器粮草,命我军两万军士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庐江我军是势在必得!若孙策退兵江东,自是最好,若其不然,我军便寻机彻底攻下襄安!”
“诺!谨遵主公之命!”
霍骁,庞统,诸葛亮三人齐声领命。
就在孙刘两家各自增兵,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数日前从吴县拼死突围的留赞,终于带着许贡叛乱的消息,赶到丹阳治所宛陵!
恰在此时,周瑜所部也已赶到丹阳,正准备率军前往濡须口,北上支援好兄弟孙策!
“大都督!黄将军(黄盖)!求你们救救吴县,救救主公家眷吧!”
留赞奉吴郡太守朱治之命,率数十部曲一路浴血拼杀,最终仅剩他一人逃出生天,来到丹阳太守府求援!
丹阳太守吴景见留赞盔甲凌乱,浑身伤痕,急切追问道:
“快说!主公家眷如何?吴夫人可还安好!”
吴景乃是吴夫人亲弟,孙策娘舅,自然最关心自己姐姐一家安危。
留赞一路辛劳,好不容易喘匀一口气,答道:
“禀吴太守,末将突围之时,朱太守已率军护住主公与众官吏家眷,撤入吴县内城固守!”
众人闻言,却是齐齐舒了一口气。
吴县不但是吴郡治所,也是孙家当下在江东的大本营!
其内城坚固,城墙高大,其中更囤积不少粮草箭矢,以此固守,那许贡贼军一时半刻未必能攻下!
周瑜本也心忧自己娇妻小乔安危,如今听朱治处置得当,想来是与其姐大乔在一处。
如今局势突变,许贡当真背反孙家,听留赞所言,甚至还有严白虎残部参与其中!
周瑜当下也不知,究竟有哪些势力已响应许贡叛乱,最让其担心的,还是江东各郡世家大族。
若许贡持续煽动,本就对孙家统治仇视的世家豪族,未必就不会群起效仿!届时......即便叛乱得以平定,江东诸郡也必定元气大伤!
一念及此,周瑜终于不再犹豫,对黄盖,吴景说道:
“主公尚在庐江未归,劳黄公率军前往支援!也请吴公勿忧,吴郡平乱瑜愿一力承担,定保主公家眷无恙!”
吴景闻言,心下稍安,对周瑜道:
“公瑾欲带多少兵马前往!?”
周瑜毫不犹豫道:
“兵贵神速,我与太史子义率精兵五千,急行军前往吴县破敌!”
“瑜麾下其余五千兵马,以及董元代(董袭),陈子烈(陈武)二将,便一并托予黄公,北上襄安,支援主公!”
黄盖闻言,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
“公瑾......此番平叛,你可有把握!?是否......要劝主公撤回江东!?”
黄盖身为孙家旧臣,自是老成持重,如今祸起萧墙,尚不知许贡叛乱内情,周瑜却依旧让自己领兵北上,恐并非稳妥之举!
周瑜目光炯炯,对黄盖道:
“我江东腹地叛乱之事,恐怕已是纸包不住火!我请黄公率军北上支援,并非助主公继续与刘备军相争,而是以防刘备军趁乱追击!”
“我当修书一封,劳黄公交予主公!江东乃我孙家根基,决计不容有失!请黄公与其余重臣,务必劝得主公回心转意,撤回江东!”
下章预告“信任危机”!